本篇文章3127字,读完约8分钟

铜川作为中国扶贫开发金融服务的联络点,应争取相应的金融政策,建立和完善各种机制,不断完善金融措施,加大对扶贫开发的金融支持,促进铜川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金融支持产业转型路径探析

冯学荣陈晓江金辉

铜川因煤而繁荣,煤建于1958年,被称为陕西省的“煤都”。然而,以煤炭为主的产业结构和后天生活的发展模式给经济发展带来了不合理的产业结构,给城市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近年来,铜川传统支柱产业受到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沉重打击,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严峻形势。铜川的转型发展已进入关键时期,难度越来越大。

金融支持产业转型路径探析

基本情况

铜川现辖三区一县,其中耀州区、银泰区和宜君县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铜川本身就是一个贫困城市。有鉴于此,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在总结铜川区县扶贫经验的基础上,确定铜川为“全国扶贫开发金融服务联络点”和“全国金辉工程重点推进区”,并建议铜川与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建立“直通车”机制。 把扶贫开发与中央银行履职和铜川经济转型结合起来,完善金融政策措施,落实《关于做好扶贫开发金融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

金融支持产业转型路径探析

2014年,铜川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40.42亿元,比上年增长11%,第三产业结构为6.6:65.2:28.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57亿元,增长4.8%;第二产业221.74亿元,增长12.1%;第三产业96.11亿元,增长9.6%。从第一产业的角度来看,铜川具有纬度气候特征和适合多样化种植的多样地貌的优势,但也存在土地面积小、农业人口少的劣势。虽然农业、果业和水产养殖业很有特色,苹果、樱桃、核桃等农产品在中国也有一定的知名度,但大多种植在乡镇,生产规模和对gdp、财政收入的贡献很难有大的突破。从第二产业看,工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8.6%,其中以资源开发和能源消耗为主的煤炭、水泥、电解铝和电力增加值分别占31.3%、8.7%、0.2%和3.3%,煤炭行业仍是行业的“老大”。然而,自2011年以来,受国内外大的经济环境和国内相关政策的限制,四大支柱产业均受到冲击,效益大幅下降。电解铝已经完全停止,一些水泥企业已经亏损,煤炭接近盈亏点。然而,食品、医药和装备制造业的增加值仅为3.4%,铜川工业遭受了重大损失。从第三产业的角度来看,铜川南距Xi西安咸阳国际机场60公里,交通区位优势明显。金融、科技、教育、卫生、商业、贸易等许多领域都可以纳入Xi大都市的辐射圈;根据黄金、王耀、香山、雨花宫、陈路等旅游文化优势,有针对性地发展住宿、餐饮、娱乐、健身、物流、客运、旅游商品、中医药等相关产业。

金融支持产业转型路径探析

路径分析

(一)北方山区建设国家苹果和核桃水果生产基地。整合土地资源,推进区域农村产业整合,在山区推广优质苹果和核桃,在四川高原地区种植优质粮食和蔬菜,在南方发展樱桃、桃、大棚等观光农业,实现农村产业现代化和规模化。以发展农村产业为重点,建设水产养殖、农产品加工、收购仓储和物流产业。形成现代农业主要生产经营体系,体现规模经济。

金融支持产业转型路径探析

(二)立足资源优势和传统产业,转变产业发展方式,增加科技含量,培育持续型产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加快煤炭地方转型,重点发展煤化工,推动煤电化产业链形成。借助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战略,延伸水泥产业链,实施大品牌、集团化战略,重点发展高附加值水泥产品,推动水泥产业“走出去”,向中亚转移。实现铝工业从初级产品向高端产品的战略转型。充分发挥陶瓷产业的历史优势,建设陈路、黄堡两个陶瓷工业园区,形成具有竞争力的现代先进陶瓷产业发展集聚区,建设现代陶瓷R&D及生产基地和陶瓷产业孵化基地。建设新型复合能源化工基地,实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工程,开发新型节能环保建材,推进特色产业集群建设。形成一系列配套先进的装备制造模式,如车船、电子、航空空零部件制造、专业加工等。,构建以铜川能源产业和陶瓷产业为重点的现代产业体系。

金融支持产业转型路径探析

(3)以王耀品牌为突破口,建设中药工业园,建设西北中药制药产业基地;形成技术一流、特色明显的中医保健中心。建设一批知名食品企业,推进食品工业标准化、规模化和集约化。强化红色旅游品牌,打造中国一流的红色旅游景区;深入发展雨花宫等历史文化旅游、赵晋香山、雨花宫、耀州博物馆、王耀山风景区等自然生态旅游,打造一个全景体验式的国际宗教文化旅游和生态休闲旅游目的地。培育一批文化产业品牌,塑造一批标志性文化产品,形成具有独特地域特色的文化产业集群。推进特色文化、医疗保健、休闲娱乐和旅游的深度融合,建设大唐健康园和尧祠文化旅游产业园,将铜川打造成为全国休闲健康生产基地和旅游目的地城市。

金融支持产业转型路径探析

金融措施

(一)实行差别信贷政策。提高支农再融资周转率;建立扶贫开发再融资机制,重点支持技术改造企业的改造和改造,围绕改造和开发改造新企业和基础设施项目。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适当降低产能过剩行业市场预期较好企业的信贷管理指标要求,探索实施差异化信贷管理政策;加大小额担保贷款、扶贫贴息贷款和国家助学贷款的倾斜力度;在信用审查、资金调度、绩效考核等方面建立独立的信用管理机制。,并增加信贷额度。

金融支持产业转型路径探析

(2)不断提高金融服务水平。整合涉农补贴资金、互助基金协会金融扶贫资金和捐赠资金,形成“三农”融资担保基金,允许项目收益权作为贷款抵押物,稳步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农民住房产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探索农业生产规模经营者营销贷款业务,不断扩大订单质押贷款、仓单质押贷款、内贸融资、林权抵押贷款等产品的应用覆盖面。充分利用中国人民银行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开展应收账款质押、保理等动产融资业务,适当降低居民购买经济适用房项目的首付比例和贷款利率,推进铜川-Xi银行卡支付结算的城镇化,增加自动取款机、pos机等机器的配置,结合各类文化旅游等重大节日需求开展移动汽车金融服务。

金融支持产业转型路径探析

(3)大力推进信用信息系统建设。积极培育和建立小微企业征信机构,建立和完善铜川小微企业信息采集、信用评估、信息通报和应用机制,加大小微企业第三方信用评级结果在信贷市场和行业管理中的应用,提升小微企业信贷和市场融资发展能力。大力推进“信用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建设,完善信用评估、信息共享和动态管理机制,探索建立以“信用村”为主体的贷款信用管理体系,推进农村信用体系试点地区建设。探索信用评级等信用增值产品和服务试点项目,提高信用服务水平。建立信用信息教育培训基地,推进信用信息文化建设。

金融支持产业转型路径探析

(4)积极拓宽多元化融资渠道。积极推进产能出口战略,相关企业力争进入国家丝绸之路基金支持的“大板块”。支持承担重大转型项目的企业出具产业转型专项票据,解决转型项目资金问题。对于参与重点旅游项目、现代农业发展和工业配送中心建设的企业,银行间债券市场设计了特殊的直接融资工具。支持基础设施互联、城市地下管线、水电等领域建设项目的载体,通过发行项目收益票据、资产支持票据和供应链票据,实现银行间债券市场的直接融资。支持铜川市通过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筹集建设资金,建立多元化、可持续的城镇化投融资机制。同时,政府利用各种金融资源设立直接融资风险缓释基金,为企业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债务工具提供风险保障。

金融支持产业转型路径探析

(5)加强财务宣传和培训。积极推进“金辉工程”制度化,加强普惠金融体系建设。开展覆盖贫困地区农民、农村中学生、农村基层领导干部和农村基层金融机构从业人员四个群体的金融知识普及教育活动。在图书馆设立“金辉工程”主题书架,满足大众的财经知识需求。开展创建农村金融教育示范村活动,促进“金辉工程”的有效实施。建立区县领导与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各部门的短期交流机制,提高区县领导的金融政策知识水平。通过实施“金辉工程”,努力把铜川建设成为全国“金辉工程”推广区、金融扶贫创新示范区和农村金融生态优质区。

标题:金融支持产业转型路径探析

地址:http://www.aq2t.com/afhxw/92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