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859字,读完约2分钟
中新社网海2月27日电(记者、傅、)据《中国之声新闻与报》摘要报道,法官与当事人之间的距离可以是千里之遥,也可以是近在咫尺,而选择了后者。邹碧华坚持全年参与一线信访调解,帮助离家13年的上访者的丈夫回国与家人团聚;多次上门安抚那些失去家人的退休夫妇...15-2-27新闻和报纸摘要全文。
邹碧华曾经说过:当做一个信访案件时,每个人都必须进入一种真诚的爱,然后它才能变成一种真正的爱。
长宁区法院技术科科长顾回忆说,当第一次到长宁担任院长时,他做了一件让他震惊的事情:
顾:他打字很快。我搔着头皮,自己打了那一年的数百封信。
邹碧华把500多封群众投诉信一封接一封地发到电脑里。很快,顾意识到自己的任务才刚刚开始:
顾:2008年,他首先启动了软件,那就是信访统计。
从注册软件的研发到完全独立的信访投诉监管系统的研发,邹碧华对技术部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长宁的信访工作也变得越来越细致:
顾:每次召开院长办公会议,我们经常反复讨论第五稿、第六稿,甚至十几稿,给邹院长抓了不少错误。因此,在每次会议的前一天晚上,我几乎睡不好觉。
邹碧华直接面对上访者的做法彻底改变了长宁法院的工作面貌。一年后,长宁区信访投诉率连续四年下降30%以上:
顾:其实我很害怕。我认为有些人真的很麻烦。然而,他(邹碧华)也做了分析。首先,他很自信。他觉得没有什么是解决不了的。
邹碧华的妻子唐海林更清楚她丈夫对破案的信心和信念来自哪里:
唐海林:他总是说一个人会影响一个家庭。他觉得许多问题解决后,这个家庭的生活将会改变。
2014年12月14日,邹碧华的追悼会在上海龙华殡仪馆举行。一位老人手里拿着一个布袋在人群中走着。老人说他是个普通工人。当他去法庭报告情况时,是邹碧华接待了他。他没想到双手递给他名片的人是院长。今天,当他离开的时候,白发老人说他会拿着这张名片,载邹碧华一程。
(中国国家广播电台开通了一条新闻热线4008000088,你可以通过拨打这条热线立即反馈手中的新闻线索。我们将立即派记者调查事件,报道事实,揭露真相。(
标题:公正为民的践行者――记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邹碧华
地址:http://www.aq2t.com/afhxw/129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