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460字,读完约6分钟

中国政府证券登记结算公司刚刚发布的《中国银行业金融市场年报》(2014年)(以下简称《年报》)显示,截至去年底,全国525家开展理财业务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共有55,012种理财产品,资金余额15.02万亿元,增长46.68%,银行理财规模居各类资产管理业务之首。其中,封闭式净值理财产品的加权平均客户回报率最高,达到5.07%,其次是封闭式非净值理财产品,为5.06%,开放式非净值理财产品为3.89%。

透明化和打破刚性兑付渐成趋势

从以上数据不难看出,中国理财市场的资金余额仍在快速增长。值得注意的是,银行金融市场在“透明”和“规范”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同时呈现出逐步打破刚性赎回的趋势。

透明化和打破刚性兑付渐成趋势

银行理财业务继续稳步增长

在经历了由互联网金融产品引发的“全国金融管理”热潮后,银行金融管理的受欢迎程度有增无减。据年报显示,2014年平均日理财余额达到13.75万亿元,比2013年增长4.16万亿元,银行理财规模仍居各类资产管理业务之首。在类型上,传统的封闭式理财产品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但开放式理财产品增长迅速。截至2014年底,共有3604种开放式理财产品,资金余额为5.24万亿元,分别占市场总量的6.55%和34.91%。特别是2014年下半年,增速较大,年末全市场开放产品比重较6月末提高了14.67个百分点。

透明化和打破刚性兑付渐成趋势

2014年,银行理财市场共发行理财产品180,507种,平均每月发行理财产品15,042种,累计募集资金113.97万亿元(包括2014年所有开放周期开放式理财产品累计认购金额),平均每月募集资金9.50万亿元,产品发行和募集资金分别比2013年增长25.31%和61.70%。

透明化和打破刚性兑付渐成趋势

就收入而言,2014年,该行理财市场共向客户支付了7121.3亿元人民币。其中,回报率最高的是封闭式净值理财产品,客户平均回报率为5.07%,比2013年提高了50个基点;非净值理财产品紧随其后,平均年化回报率为5.06%,比2013年提高了56个基点。2014年,因到期终止的理财产品中有51种发生了损失,占因到期终止产品总数的0.03%,略低于2013年。

透明化和打破刚性兑付渐成趋势

”银行融资仍然是资产管理的“领头羊”,规模的不断客观增长表明投资者的理财意愿和意识在不断提高。对银行理财未来发展前景持乐观态度。”一家股份制银行个人部的负责人说。

透明化和打破刚性兑付渐成趋势

“透明度”的构建更进一步

与规模的稳步增长相比,银行业金融市场的规范化和透明化进程更受业界关注。

另一位来自一家股份制银行资产管理部门的人士表示:“理财市场的透明建设有利于该市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年报》强调理财产品发行登记政策,这是一项里程碑式的政策

透明化和打破刚性兑付渐成趋势

2014年2月,银监会发布了《2014年银行业金融管理指导意见》,明确了金融管理监管机制,加强了金融管理业务的非现场监管,加强了现场检查。加强理财产品销售活动的行为监管,加强金融管理监管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积极鼓励银行探索新产品和新模式,更好地直接服务实体经济。该指引明确规定,银行为普通个人客户销售理财产品时,应在促销文本中公布理财信息注册系统中销售产品的注册码,投资者可根据该注册码在中国财富管理网查询产品信息。未在理财信息注册系统注册的银行理财产品不得销售。

透明化和打破刚性兑付渐成趋势

根据《年报》,截至2014年底,中国共有525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理财业务,其中2014年新增98家。去年,金融信息登记系统升级5次,17项系统功能得到改善。通过这些升级,金融信息登记系统优化了资产要素登记和交易登记修改的方式;将银行客户的修改权限扩展到资产信息和交易信息;可以根据交易登记信息自动计算理财产品的头寸余额,增加了更多的用户操作提示,提高了银行报告问题系统自动检查的反馈效率和准确性。同时,为提高财务信息登记质量,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中邦根据财务登记业务模块数据的逻辑关系和交叉核对关系,建立了财务登记质量评价体系和月度财务登记验证机制,有效提高了财务数据质量。

透明化和打破刚性兑付渐成趋势

在理财业务爆炸式增长的年代,与理财相关的投诉也时有出现,银行理财产品的“不透明性”客观上成为各界批评理财的一个重要原因。等级制度的建立相当于为每个理财产品发放“身份证”,从而解决了投资者的“后顾之忧”。

透明化和打破刚性兑付渐成趋势

虽然“财务透明度”建设取得了很大进展,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比如运营期的信息披露。“据业内人士称。

打破“公正交换”已经取得实质性进展

打破刚性赎回对银行理财市场未来整体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年报》明确指出:“预期收益率产品不利于真正落实理财产品的风险承担主体,不利于充分揭示产品风险。”去年以来,监管部门开始从政策层面推进银行理财市场转型。

透明化和打破刚性兑付渐成趋势

2014年12月,银监会征求了《商业银行金融服务监管办法(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在梳理和总结以往监管要求的基础上,全面系统地修订和完善了金融服务监管,这是一种指导银行金融服务的综合管理方法。征求意见稿旨在推动银行理财产品向开放式和净值型产品转变,逐步打破刚性赎回,鼓励银行直接投资理财,避免多重套现,缩短资金链。

透明化和打破刚性兑付渐成趋势

从去年的市场数据来看,净值理财已经开始在所有金融产品中占据一定的比例。

根据年报数据,从运营模式来看,虽然封闭式理财产品仍占据主导地位,但开放式理财产品增长迅速。截至2014年底,共有3604种开放式理财产品,资金余额为5.24万亿元,分别占市场总量的6.55%和34.91%。与2013年底相比,开放式理财产品的资金余额增加了3.56万亿元,增幅为210.51%,占比18.43个百分点。特别是2014年下半年,增速较大,年末全市场开放产品比重较6月末提高了14.67个百分点。在所有开放式理财产品中,非净值理财产品的资金余额为4.68万亿元,比2013年底增加3.15万亿元;净资产理财产品资金余额5607.5亿元,比2013年末增加4079.7亿元。

透明化和打破刚性兑付渐成趋势

“打破理财产品的刚性赎回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多管齐下的方法。然而,同行一致认为,净资产理财产品将是未来的主流,也是近期银行研发的重点。与此同时,银行不能放松投资者教育。”上述股份制银行家认为。

标题:透明化和打破刚性兑付渐成趋势

地址:http://www.aq2t.com/afhxw/92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