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530字,读完约9分钟
养老基金的投资运营计划有望在下半年出台,养老金市场化改革迫在眉睫。接受《中国证券报》采访的专家和机构人士表示,作为养老金制度的重要补充,中国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市场的发展将迎来未来的“最佳时机”,到2016年底,企业年金的整体规模预计将超过1万亿元。各机构将积极抢占年金市场,规划未来基本养老保险市场化运作。
年金市场的“两条腿”已经占据了一万亿的规模
职业年金实施后,中国年金市场正式进入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两条腿走路的新时期,年金市场突破万亿规模指日可待。
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数据,截至2014年底,企业年金公积金达到7688.95亿元,比上年增加1654.24亿元,增幅27.4%。业内专家普遍预测,最迟在2016年底,企业年金的规模将超过1万亿元。
此外,职业年金的未来发展也值得期待。2015年,《国务院关于事业单位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和《事业单位企业年金办法》相继出台,标志着企业年金制度进入了实践阶段。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郑炳文认为,据保守估计,建立和完善职业年金制度后,每年的缴费增量将在700-800亿元左右。一些券商分析师乐观预测,未来五年,职业年金市场平均每年新增缴费约1500亿元,五年后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万亿元。
平安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鞠伟平向《中国证券报》表示,企业年金规模的增长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企业缴费的增加,另一方面是收入的增加。从前者来看,新设立的企业年金计划数量在逐渐减少,由此带来的新支付也在减少,但近两年来仍有相当大的支付规模,支撑着市场的快速增长。同时,企业的年贡献率是固定的。随着历史积累的捐款规模不断扩大,年度捐款占总捐款规模的比例自然会下降。另一方面,企业年金投资收益增长迅速,2013年平均收益率为3.67%,2014年平均收益率为9.3%。整个行业2015年第一季度的回报率还没有统计出来,预计在4%左右,年化收入大大超过去年水平。投资收益的稳步增长也带动了企业年金基金规模的快速增长。据估计,最迟到2016年,企业年金的总规模将超过1万亿。
鞠伟平进一步指出,“但我们也需要看到,员工的工资也在逐年增长,因此企业年金的年支付绝对规模也在快速增长,在过去的两年里应该达到1000亿左右。因此,企业年金总体增速放缓不足以代表企业年金绝对规模快速增长的事实。”不可避免的是,新建立企业年金的客户越来越少,但企业年金客户的覆盖率仍然很低,参加年金计划的城镇职工不到6%。今后,企业年金需要进一步扩大,这就要求在政策层面上进一步放开,取消企业年金的自愿原则,国家应明确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建立年金计划。此外,企业年金支付的比例也很低。目前普遍的支付标准是企业为5%,个人为1.25%,很多企业的员工支付标准仍然达不到这个水平。相比之下,政府机构的职业年金从今年开始,单位缴费的8%,个人缴费的4%。企业年金缴费比例应符合职业年金标准。
平安证券的研究报告建议,应该制定更强有力的税收优惠政策来鼓励企业年金的发展。例如,在美国,税前个人支付的比例通常可以达到个人工资的25%,而在中国只有4%;企业税前支付的比例通常可以达到员工工资总额的15%,但在中国只有5%。报告建议增加税前费用的比例,以减轻企业的税收负担;它甚至可以对建立企业年金的企业给予一定的奖励,从而进一步提高企业积极建立年金的积极性。
机构抓取食物并管理盛宴
毫无疑问,万亿美元的年金市场已经导致金融机构抢食。投资能力和综合服务能力是机构间竞争的重要因素。
据泰康资产管理公司相关人士介绍,目前企业年金经理人的两极分化越来越明显,最大经理人经营的企业年金规模与最小经理人经营的年金规模之间的差距已经超过20倍。
这也引起了监管当局的注意。相关部门将于今年研究修订《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机构资质认证暂行办法》,进一步规范认证程序,完善考核评价指标,建立准入和退出制度,引导管理机构珍惜资质,严格自律,规范运作,充分利用稀缺的管理资质资源;监管部门将严格分析各机构的实际作用,研究整合资质、减少工作环节、降低营销成本的可能性,进一步完善年金治理结构。
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批准的26个年金管理机构资格中,银行占12个。银行、保险和其他金融机构之间的“杀戮”并不激烈。谈到专业养老保险机构如何保持竞争优势,鞠伟平表示,首先,专业养老保险机构与银行主要是合作关系,前者具有信托投资优势,而后者具有账户管理和托管优势。其次,无论是养老保险公司还是商业银行,未来都有必要走专业化的运营路线,以打造核心竞争力,获得长期优势。“目前,银行的年金管理更多地整合在某个职能部门。在银行的众多业务中,年金业务仍处于规模小、利润水平低的尴尬境地。包括平安养老保险在内的专业养老保险公司正在走专业化的道路。”
对于基金公司,许多基金公司都设立了专门的年金投资部门,加强年金业务的人员配备。一位基金公司年金业务的负责人说,专门为年金业务建立了一个激励制度。当组合业务超过业绩标准时,年金投资经理将按照公司收取的业绩奖励的一定比例获得奖励,并直接量化给个人投资经理。同时,为了防止投资经理盲目追求短期业绩,在具体的分配规则中设置了合约期业绩、当年业绩、投资组合排名、投资组合波动等各项指标,以鼓励投资经理稳健经营,严格控制风险。
在职业年金方面,虽然职业年金的具体投资管理办法尚未出台,但很有可能参照现行的职业年金信托管理办法,委托有资质的专业投资运营机构进行市场化投资管理。一些机构也开始布局。如平安养老已开始政策研究和业务准备,积极发挥保险公司的精算优势,为当地社保部门提供职业年金精算服务。
郑炳文建议尽快成立养老基金管理公司,以促进年金的发展。这是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建立职业年金的必要条件,也是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改革的充分条件;也是大力推进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引擎。但是,我们应该注意组织的性质和法律地位、业务范围、职能和作用、注册门槛和发起股东。
投资管理将进一步市场化
各机构普遍预期,养老金投资和运营的市场化改革正在逐步推进,应继续加大对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的支持力度,拓宽投资范围。
在我国“政府基本养老金+企业补充养老金+个人养老金储蓄”的三支柱养老保险体系中,政府主导的基本养老保险是主体,其投资运营仍分散在不同地区。它只投资于银行存款和国债的初级阶段,保值增值能力差;个人养老保险的第三大支柱是落后和规模小。
企业年金的第二大支柱是信托管理模式,目前仅限于国内投资。投资范围包括银行存款、国债、央行票据、债券回购、万能保险产品、投资违约保险产品、证券投资基金、股票,以及信用评级在投资级以上的金融债券、企业(公司)债券、可转换债券、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等金融产品。投资主要是固定收益资产配置,约占80%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基金监管司司长陈亮表示,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满足企业年金基金长期投资并获得稳定收益的新产品和渠道不断出现。要进一步研究和完善企业年金基金的投资政策,鼓励和引导管理机构探索企业年金基金的长期投资领域,实现收益稳定,改变目前只有二级市场收益、收益波动较大的局面,实现年金资产的多元化配置,适当分散风险,提高企业年金的市场化管理水平和投资收益。
2014年10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下发《关于企业年金基金股权和优先股投资试点项目的通知》,先后批准企业年金参与中石化股权投资、铁路发展基金、中国银行(报价601988,咨询)、农业银行(报价601288,咨询)、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报价60万,咨询)等企业优先股投资和优质上市企业私募
陈亮表示,2015年,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的投资比例将会增加,投资组合数量将会大幅减少,管理成本将会节省。同时,总结企业年金股权和优先股投资试点经验,完善相关政策,适时全面推进,为提高投资收益提供政策支持。
一些专家和机构消息人士认为,未来的企业年金能否投资于另类资产和商品期货值得期待。"
但是,由于它关系到普通人的“养老钱”(Quote 603883,consulting),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投资管理的核心是在保证资金安全的前提下获得较高的投资收益和保证基金的长期支付能力。多家年金投资管理机构负责人向《中国证券报》表示,年金的投资目标是追求绝对回报,年金基金的资产具有长期性、安全性和盈利性等多重要求。
一位企业年金投资经理的基金公司相关人士表示:“我们对投资经理的要求是坚持以资产配置为基础的投资运作模式。”该基金公司年金组合中稳定资产的比例一般保持在40%左右。当没有明确的交易机会时,不要冒险进行短期套利。如果有明确的趋势机会,资产配置将及时调整。
标题:养老金改革如箭在弦 机构“抢滩”万亿年金市场
地址:http://www.aq2t.com/afhxw/91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