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13字,读完约3分钟
国家外汇管理局网站近日公布了2014年底的外债数据。截至2014年底,中国外债余额为54793亿元(折合8955亿美元)。中国外债指标在国际公认的安全线内,整体风险可控。然而,近年来,外债增长迅速,外债情况变得更加复杂。有几个问题值得注意。
首先,存在巨额外债的问题。自2010年以来,外债余额迅速增长,五年中有三年增长超过1000亿美元。五年内翻了一番,2014年的外债余额是2009年的2.1倍。外债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海外融资成本低和人民币升值预期。2012年一段时间,市场预期人民币会贬值,当年外债余额增量降至400多亿美元。相应地,外债流入(借入新债务)和外债流出(偿还本金和利息)也减少了,两者都只有600多亿美元。2014年,可能由于预计人民币将再次贬值,外债余额增量降至300多亿美元。然而,外债流入和流出并没有减少,而是分别攀升至1.37万亿美元和1.35万亿美元,呈现出大进步、大产出的特点。
大规模退出意味着国内债务人面临偿还本金和利息的巨大压力。在这种背景下,大的进步是被动的,部分甚至主要是因为偿还本金和利息的压力。否则,国内债务人应该减少新借入的外债,因为预计人民币将在2012年贬值。未来几年可能是偿债的高峰期,而且仍将是一个很大的时期。然而,大的进步可能不会持续。例如,美国退出量化宽松政策可能会增加借入新债务的难度。因此,有关部门应对如何偿还到期外债进行相应的评估和规划。
其次,外债增量的大幅波动影响国际收支,进而影响国内流动性。2010年、2011年和2013年,中国的资本和金融账户盈余超过2500亿美元,这推动了外汇储备和外汇持有量的高增长。然而,在2012年和2014年,当外债增长缓慢时,资本和金融账户出现赤字或少量盈余,外汇储备和外汇占低增长。
第三是外债问题。目前,中国的外债只包括外币债务。然而,近年来,随着人民币的日益国际化,中国以人民币计价的外债也越来越多。2014年,以外币计价的外债超过8000亿美元,同比仅增长2.5%。然而,在国际投资头寸表中,中国的债务为4.6万亿美元,比2013年增长16.1%。扣除外国直接投资和股票证券后,中国的负债为1.6万亿美元,其中8000多亿美元为外币债务。此外,还有约8000亿美元相当于约5万亿人民币的人民币对外负债。其中,约有一半是海外人民币存款,超过2万亿元是海外人民币贷款和人民币债券。2014年,以外汇计价的外债增速放缓,但人民币的海外发行量超过2500亿元。
与外债相比,以人民币计价的外债不存在货币错配。然而,人民币外债也将增加国内债务人偿还本金和利息的压力,并影响资本的跨境流动。其中一些应该纳入外债管理吗?
标题:外债风险总体可控
地址:http://www.aq2t.com/afhxw/56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