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845字,读完约5分钟
日军的“百式”冲锋枪
中国军队装备的德制mp18冲锋枪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 中国军队从德国大量引进过9毫米伯格曼mp18冲锋枪,中国军队曾被称为“花火机关”。 这把枪重4.1公斤,长832毫米,配备专用皮制六箱弹匣组。 火力强,弹坑容量32发,射速每分钟500发,比较有效射程约为70米左右。 但结构多而复杂,价格高,体积、重量大,可靠性差。 因为实际作战性能不出色,所以不能成为中国士兵的标准装备,只发给班长以上的士官。 由于这种冲锋枪比较有效的射击距离短,且分散配置,因此没有发挥射速快的优点。
德国制造的9毫米短机枪
中国军方采用的美制汤姆逊冲锋枪抗日战争后期,美国通过“驼峰”航线向中国输送了大量m1a1和m3“喷油嘴”等型号的美制汤姆逊冲锋枪,其中许多用于装备中国驻印军和远征军。 该枪口径为美军枪械统一标准的7.62毫米,弹夹容量为15发或30发,使用气动式或旋转锁定式枪。 全长904毫米,重约4.7公斤。 射速为每分钟700发,超过了日军三八式的8倍以上。 有效射程约200米。不远,但比手榴弹远得多。 虽然枪身较重,但与日军的步兵武器在近战时的火力密度上占有明显特征,能够比较有效地控制日军的火力点。 特别是在主北丛林战中,中国士兵和日本士兵经常在密林中走几十米的距离找到对方。 这时,持有冲锋枪的中国士兵用日军8倍的火力打“炮弹雨”,折磨了没有冲锋枪的日本军队。
汤姆森枪
4、手榴弹
日军九七式手榴弹是重要的单兵近战武器,侵华日军武器弹药中有9种,有布尾式手榴弹、擦火式手榴弹、九一式手榴弹、九八式手榴弹、九九式手榴弹、木柄式手榴弹、短柄手榴弹、手榴弹等 其中九七式手榴弹是日本在侵略战争中采用最多、最广泛、知名度最高的手榴弹,代表了当时日本手榴弹最高的快速发展水平。 由于九七式手榴弹外形类似于中国北方的甜瓜,被中国军方称为“甜瓜手雷”。
九七式手榴弹
九式手榴弹
九七式手榴弹是在九一式手榴弹的基础上改良的,1937年开始量产。 由于这一年也是日本皇纪二五九七年,因此被命名为“九七式”。 这颗手榴弹重445克,大小适合普通人手握着,容易投掷,杀伤半径7-9米。 外形和九一式手榴弹差不多,两者的结构和采用步骤也基本相同,但有些细节有所改变。 弹体底部没有螺纹孔,无法连接发射药筒,无法用投射筒发射。 九七式仍然使用日本和各国不同以前传来的爆震式引信,但将引信的延期时间固定在4-5秒,在一定程度上不具有手榴弹无法控制爆炸时间的缺点。 除了扔手之外,也可以像九一式手榴弹一样扔枪扔。 该手榴弹引信由发火模块和延期药管两大部件组成,平时击针和延期信管由保险销隔离。 采用时拔出保险销,使弹性体与硬物强力碰撞,击针点燃发火帽点燃延期信管后投寄。 这种手榴弹由于安全性不高,具有延期时间短,容易提前爆炸的缺点。
中国军队的m24式手榴弹是抗战时期中国军队采用最多的杀敌武器之一。 据统计,40万左右的日军官兵被手榴弹杀伤,约占侵华日军伤亡人数的三分之一。 这个时期中国各地制造的手榴弹种类繁多,大多是仿造德制m24式手榴弹的。 m24手榴弹是德国对战一战时期利器m18式长柄手榴弹的改进型。 由于1924年定型,被命名为m24式长柄手榴弹。
m24在m18的基础上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造:首先,改善了手榴弹的爆炸时间。 m18式的爆炸时间太长了,拉动一动不动的弦,把爆炸前的时间从6~7秒缩短到4~5秒,也就是扔向目标地区后1秒内爆炸,敌人不太容易反应,难以反投。 其次,用薄钢板代替整体铸造,大大减轻了手榴弹的重量,增加了投掷距离。 其三,使用爆炸力更强的tnt炸药,大大提高了手榴弹的威力。 其四,m24手榴弹最大的特点是投掷距离远,而且非常准确。 m24使用木柄的设计,利用杠杆原理,经过基本训练的士兵可以远距离准确地投掷它,通常可以达到50米以上的距离,这是世界上其他手榴弹无法达到的。 由于长柄的关系,m24投掷极为准确。 在实战中,中国士兵经常将手榴弹准确地扔进日军防守的工程、房屋、狭窄的散兵坑,可以对敌人造成严重杀伤。 其五,m24集束采用7枚手榴弹,去除周围6块木纹以减轻重量,也可只将1块木纹保存为起爆器。 这颗集束手榴弹威力强大,可以轻松摧毁日军比较坚固的阵地碉堡,摧毁敌人雷区,扫除步兵前进的障碍。
在炮火质量和数量远远不及日军的情况下,中国军队强调夜战近战,大量生产手榴弹。 抗战8年间,采用手榴弹3000万枚左右,给侵华日军造成了严重杀伤。
标题:“抗日战争时期中日军队武器装备之比较”
地址:http://www.aq2t.com/afhxw/190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