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48字,读完约2分钟
南昌12月23日电(记者孙超)“铃儿响叮当! ”江西省横峰县王家村有不成文的法律,表示如果挂在村头旧樟树上的铁块响起,村子里将有重要的会议。 前几天,敲击的声音又响了。 全村104人马上聚集在一起,共同协商20万元的道路工程补偿金的处置方法。
最后,提出了钱全部存在于集体会计中的方案。 “村民们同意这个方法,很少有人赚钱。 ”村民理事会理事长王有才说。 众所周知,只有村子集体有钱才能进行建设,才能使产业迅速发展。 村民王寒说:“如果不想快速发展产业,多少钱会不够,很快就会耗尽。”
1981年,王家村与邻村分开,单独成为村落。 因为既是地方移民村,也是同姓村,所以大家正在讨论村里的事件该怎么办。 从那以后,王家村的重要决定都来自理事会议。 1995年,村子商定了《治村规约》。 在之后的20多年里,这本册子成为了村子行动的根据,皇家村民们遵守了不变的行为规范。 经过不断修改和补充,现行版规约共15章85条,涉及行为规范、财务管理、建设、道路、治安、教育全方位。 “关于村子的事,什么都问。”
每年春节过后,村里都会召开村民会议,公布集体财务,选举理事会的负责人。 目前,村里的年轻人正在建设议事微信群,公共事务放在群里先行讨论。 村里有十名党员,理事会要求群众可以做,党员必须带头做。
交通不是最便利的,风景不是最秀丽的,特产也不是唯一的家,小王家村要想快速发展产业,该从哪里下手? 经理事会协商、村民讨论,大家普遍认为王家村乡风好,人心齐,是最大的财富和特点。 虽然资金不足,但只要集资搬家土地,就可以开始事业。
借全县建设美丽乡村的契机,该村打出了“好客的王室”的旅游企业品牌。 村子里的土地全部流向理事会,进行了统一开发。 村北有果园、苗木基地,村东种植绿色蔬菜,村南建成百亩葡萄园。 村里还建设了舞台、篮球场、队伍素质拓展区,以扩大青少年素质为主,获得“上饶市关工委青少年健康成长教育基地”的授权牌。 今年2月,全村筹资48万元成立“好客的王家农旅游文化快速发展有限企业”,旅游产业进入企业化运营。 开业以来,企业旅游收入达到80万元以上。
当初迅速发展产业的王寒,现在成了村子里旅游企业的负责人。 他说,只有人心到齐,产业才能富裕,王家村的人们的日子随着旅游兴村越来越红火。
标题:“江西横峰王家村:乡风好了人心齐 劲头足了产业兴”
地址:http://www.aq2t.com/afhxw/189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