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38字,读完约4分钟
我们的记者李益民
今年年初,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分行管理部恢复运营,与中国人民银行滨海新区中心支行(原塘沽中心支行)和国家外汇管理局滨海新区中心支行(原塘沽中心支行)合署办公。塘沽中心支行作为位于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前沿的基层央行,自1985年成立以来,为服务和支持区域经济建设、改革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此次机构调整是中国人民银行实施国家总体发展战略,支持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实现功能定位的重要举措。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如何在新常态下更好地支持地方经济转型发展?日前,记者深入中国人民银行滨海新区中心支行了解情况。
截至2014年底,滨海新区共有4家法人银行机构、4家一级分行、18家二级分行和560多家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形成了包括信托、汽车金融、金融租赁和商业保理在内的多元化业务体系。截至2014年底,新区各类本外币贷款余额为7236.12亿元,同比增长12.6%,占天津市的31.2%。金融改革试点稳步推进,跨国公司总部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政策在新区成功落地;资本结汇意愿试点继续深化。2014年8月,试点范围扩大至整个滨海新区。2014年,结汇意愿金额为3.05亿美元,同比增长79.4%;跨境人民币结算的市场接受度进一步提高。从2010年6月试点开始到2014年底,新区共有975家企业和46家银行参与跨境人民币结算,覆盖67个国家和地区,结算金额为2312.4亿元,占天津的55.1%。
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市分行管理部主任、滨海新区中心支行行长刘表示,在新常态下,滨海新区经济发展总体趋势与全国和天津一致,基本面仍在改善。特别是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天津自贸区获批的战略机遇下,新区的经济金融发展、转型升级具有较强的创新活力和内生动力,这也对做好货币、信贷和外汇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记者从近日召开的2015年滨海新区货币信贷和外汇管理工作会议上了解到,中国人民银行滨海新区中心支行提出了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支持新区经济转型升级的四项措施。一是顺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深入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实际,合理安排信贷供给结构,加大对新区重点基础设施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文化、现代服务业、新型城镇化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信贷资金支持。二是加强科技金融服务,完善适合科技企业的信贷管理措施,加强科技企业贷款统计和监测分析,创新科技企业金融服务模式,促进科技企业融资发展。第三,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加强“支农、支持小群体”和弱势群体等政策支持。第四,落实国家关于解决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大力发展绿色金融。
目前,天津自由贸易区的筹备工作正在全面展开。中国人民银行滨海新区中心支行成立了自贸区工作小组,在相关政策实施前,已开始自贸区统计监测系统的可行性论证和各项准备工作。同时,我行要求新区各金融机构及早介入,做好周密准备,确保天津保税区上市后各项业务快速发展。一是积极组织人员参加中国人民银行组织的政策培训,在政策解读、业务操作、系统使用等方面做好充分准备。二是充分发挥自身业务优势和专长,积极挖掘客户需求,尽早梳理、筛选和储备客户资源,为FTZ相关业务的发展提前做好准备。第三,积极参与自贸区金融改革政策研究,研究探索深化金融开放、创新自贸区金融体系的措施。第四,制定内部控制制度,加强风险防范,配合异常资本监控,密切关注可能出现的风险,认真反馈信息。
滨海新区具有引领金融创新的诸多政策优势。今年,中国人民银行滨海新区中心支行将突出新区特色,进一步推进金融改革创新。
标题:站在新的起点上
地址:http://www.aq2t.com/afhxw/114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