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65字,读完约4分钟
叁丨1944年11月八路军南下支队出征前阅兵
这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抗日武装进行的唯一阅兵。 它表达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反抗日本法西斯阅兵,挺身反抗敌人后,开辟新的抗日根据地,坚决抗击日本侵略者,夺取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心和意志。

抗日战争后期,为了加速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中共中央、毛泽东主席分析了当时的形势,决定派遣八路军第120师359旅主力到湖南、广东、广西抗击日本侵略者,到敌人后方建立抗日根据地。 在南泥湾屯垦担任延安卫戍的359旅抽调3800多人,再加上选举调的900多名地方干部,约5000人,组成八路军独立第一游击队(简称“南下支队”),王震任司令、王首道为政治委员。

1944年11月1日上午,在延安东关机场,毛泽东、朱德、周恩来、任弼时等中央领导同志在王震的陪同下,检阅了整个南下支队的指挥官。 阅兵队穿着崭新的灰色棉军服,以整齐的步伐,通过主席台,接受了中央领导的考核。 毛泽东在阅兵式上发表重要演说,激励南下支队:在敌人后方插旗,开辟新的敌后抗日根据地。 王震带领全体指挥官向党中央和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庄严宣誓:紧密团结,克服困难,英勇战斗,用我们的血汗,献给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

11月9日,南下支队离开延安南征,毛泽东、朱德在王震陪同下在延安机场再次检阅南下支队。
毛泽东对即将出征的八路军南下支队讲了话
毛泽东参加了八路军南下支队以上干部会议,并与参加者合影
毛泽东(左二)、朱德(左一)在王震的陪同下,检阅了八路军南下支队
《八路军南下支队行动路线图》
1949年3月中共中央进驻北平西苑阅兵
西苑机场阅兵是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进行的唯一阅兵,是中共中央进驻北平的第一次阅兵,是中共定都北平的奠基仪式,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阅兵的预演。

1949年3月,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之后,3月23日,毛泽东率领中共中央机关和解放军总部从西柏坡搬到北平。
有人说,解放军打了几年仗,终于走出山谷进军大城市,这是多么巨大的变化,而且进军未来的首都,这总值得好好庆祝,让全世界知道这件大事。
盛大欢迎仪式的提案报告发给毛泽东主席时,毛泽东没有同意。 他平静地说:“还是简单的好。 不要动员那么多人,等全国解放了,再好好庆祝吧。” 于是,有人提出阅兵式,审查正在取得全国解放最后胜利的人民解放军,这次,毛主席欣然答应。

根据中央指示,这次阅兵的决定在西苑机场进行,以阅兵部队为主,邀请各界群众代表参加。 西苑机场位于北平西郊,这一带地形开阔,便于部队和群众组成队形,而且距离事先安排好的党中央进入北平后的第一个驻地颐和园、香山比较近,便于中央的第一次行动。 而且这里离山区很近,可以防止敌机空的袭击破坏。

3月25日上午6时,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乘坐专用列车抵达清华园站。 阅兵式定于当天下午举行。 在西苑机场,大炮向着蓝天,一辆坦克勇猛屹立,一辆钢枪闪耀,一名士兵雄姿飒爽。 广大群众和在北平的党政军民各界代表和160多名民主主义者也相继赶到西苑机场参加欢迎仪式。

下午5点,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等领导来到西苑机场。 当身着灰十字军服的毛泽东主席伟岸身影出现时,军乐队奏出了欢乐的乐曲,在场的工人、农民、学生、女性等各界代表立刻响起了巨大的欢呼声。 毛泽东和来访者笑着握手,许多人握着议长的手,久久不想离开。

阅兵队是第四野战军第14兵团第41军的“塔山英雄团”、“塔山防守英雄团”、“天台山英雄团”等部队和41军连以上干部和一点英雄功臣的模范代表。 阅兵总指挥是平津前线司令部参谋长刘亚楼。

下午3点,随着4枚信号弹在西苑机场上升空,盛大的阅兵式开始了。 军乐队高奏乐曲,50门60发照明弹500发照亮天空。
接下来,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和林彪、罗荣桓、聂荣臻、叶剑英等乘坐敞篷吉普车来到阅兵部队队列前,阅兵总指挥刘亚楼向阅兵部队发出阅兵密码,指挥站在队列前的各分队 毛泽东等领导站在缓慢行驶的吉普车上向指挥官们回礼。 检阅车全部通过后,指挥官们挥动手臂高呼口号。
标题:“海量珍贵历史照片,展示新中国成立前的人民军队阅兵”
地址:http://www.aq2t.com/afhxw/1971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