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79字,读完约2分钟
沙瓶系列作品
【青岛信息网独家报道】
青岛信息网3月24日报道,近日在书店展出的“手工沙画瓶”吸引了多位文艺青年的目光,码头回澜阁、海边少女、沙漠骆驼……这些都被装进瓶子里,一切都很棒。 砂画瓶到底是什么? 带着疑问,23日,青岛信息网记者来到书店。
与常见的二维沙画不同,网友在志锋和李彬创作的沙画瓶,将五颜六色的沙子放入形态不同的玻璃瓶中,利用沙子的可塑性,不使用任何粘合剂,堆砌出了各种各样的图案。
李彬告诉青岛信息网记者,沙画瓶看起来简单,但实际制作并不容易。 至少需要一两个小时,多的话需要几天。 砂的装卸循环,任何一步都不能出错。 否则,前面的工作会全部丢掉。
之后,在志锋和李彬的现场制作了码头主题的砂画瓶。 到选瓶子、买沙子、做瓶子、封瓶子为止,需要将近两个小时。 砂画瓶制作最重要的技术是撒砂,用特制的勺子将砂慢慢均匀地撒在瓶子的墙上,力度很重要。
成功作品的背后有无数失败的尝试,志峰说,在码头主题的沙画瓶出现之前,进行了几十个瓶子的实验。 有人走到半路失败了,有人快封瓶子了,但是花纹不见了。 总之,成功的沙画瓶需要细心耐心,但为了细节可能需要半天。
沙画瓶之所以吸引人,是因为沙堆起来的图案不过是靠近瓶子墙壁的薄层,瓶子中间用沙子填充,用挤压力击中瓶子墙壁,以免倒塌。
据了解,砂画瓶起源于约旦,有100多年的历史。 于志锋和李彬之所以能走沙画之路,是因为对沙画瓶制作的执着和迷恋。 通过不懈的努力,利用两年的时间,他们从零的基础一步步变成了现在。 今年,他们设立了自己的砂画瓶从业室——青岛天瓶座美术从业室,以从业室为载体,他们不断创新表达主题。
对于制作沙瓶的心情,于志锋表示:“以创造性的沙画艺术表现形式,培养气质,培养体验者对生活的热爱。 另外,沙画瓶是纯粹手工制作的,手电配合,可以锻炼体验者左右脑的配合。 当然,作为一种美丽的艺术品,从色彩的搭配到造型的布局,每个环节都与艺术密切相关,可以提高体验者的审美感。 ”。
作为岛城沙画瓶的领航员,除了自己创作各种主题的作品外,志锋和李彬现在每个星期天都出半天班,在书店这样的工作室指导沙画艺术爱好者。 据他们说,沙画瓶的制作至今仍是偏门艺术形式,需要传达和大家分享。 其次,有关青岛主题的作品持续增加,将岛城的标志景点做成独特的沙画瓶作品进行纪念。 (青岛信息网记者徐凯)
标题:“青岛网友秀沙画绝技 瓶中栈桥惟妙惟肖(图)”
地址:http://www.aq2t.com/afhxw/196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