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81字,读完约2分钟
“上大学之前,有人说大学班级是一起上课的,但上大学后发现完全不同,同学们一起生活,一起奋斗。 在闷热的教室里,只有几台电风扇送凉风,但北京理工大学新闻科学技术学院的毕业生热情地进行着“德育论文答辩”。 同学们以班级为单位,轮流上台讲述自己四年大学生活的得失 新闻科技学院保卫班的学生郝晓飞已经和一个部队单位签约,即将奔赴就业岗位 为了这次答辩,她简要了前后四个稿子,最后明确的主题是“出口”。 “我们从一个校门进入学校,从另一个校门离开学校,大学为我们开创了未来工作学习的前奏。 “德育论文答辩”不是新闻科技学院的“特产”,这是北京理工大学在所有本科毕业生中举办的第三次活动。 “在中国的大学里,学生毕业时只做专业论文的答辩 我们发现很多学生上了四年大学后,模模糊糊地走了过去,对学习以外的生活没有总结和反省。 北京理工大学的学生处处长刘明奇说:“学校不仅要教学生知识,还必须教育人。” 目前,大学生基础道德教育不够,讲口号的学生难以接受,效果欠佳 我们设计了这样的论文答辩,让学生们能够好好说出四年来的得失。 2003年,北京理工大学首次发表《综合素质综述论文答辩》 现在,大家只称为“德育论文答辩” “德育答辩不影响学生就业,学生可以尽情地说 “化学工业和环境学院副院长包丽颖说:“这给了学生说话的机会,也给了我们听的机会。 6月21日,化工与环境学院也召开德育论文答辩会,参加答辩会的不仅是毕业班的同学,还有辅导员、任课老师和学院导师 同学们准备得很好。 一些同学不仅写了文案,还打开了ppt,用照片和文案演示了大学四年的点点滴滴。 同学们不仅总结了自己的大学生活,还对学校建设和老师的教育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并与现场老师和导师进行了交流 德育答辩给北京理工大学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好处 “以前,学生离校前的时期,毕业生们喝酒、打架、破坏公物。 也有对学校不满意的同学。 总是用这样的方法发泄,老师们每天值班到半夜。 在开展了这样的论文答辩后,毕业生离校不文明行为明显减少 “刘明奇说,同学们和老师的信息表达也多了起来,老师们通过学生的综合素质总结论文,不仅帮助同学们提出修改意见,还发现了自己工作中的不足之处。 现在北京理工大学每年都会选一本好论文集结书,发给刚入学的大学一年级学生,让他们从师兄的经验中总结经验教训,不走弯路。 来源:中国青年报责编:李暖
标题:“德育答辩总结大学生活”
地址:http://www.aq2t.com/afhxw/195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