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92字,读完约3分钟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阿克斯4月15日(记者张雷·阿克斯日报记者董成忠)昨天上午,在新疆阿克斯市第一小学,又有10名贫困学生在梅尔丹·托尔森的帮助下,人均收到10公斤面粉。 这些孩子多为单亲家庭的孩子,父母没有工作或工作收入低,家庭生活困难,学校从全校挑选。

“民族团结一家亲:新疆青年麦尔丹播种爱的故事”

阿克苏市新城镇建设社区的副书记佘红荣目睹了他这次的捐款活动:“他的帮助可能被认为略有减少,但25岁的未婚维吾尔青年,开杂货店的小老板,6个月一次的帮助,一共4年,真的很宝贵。

“民族团结一家亲:新疆青年麦尔丹播种爱的故事”

记者表示,马尔丹是一个非常安静的人,并不希望通过小恩小惠而名声大振。 他的合作活动是出于偶然的同情而开始的。 那年冬天的一个下午,天下着雪。 他去阿克苏市第一小学的校门接侄子。 当时看到男孩的鞋打扮得很奇怪,仔细一看,发现男孩的鞋破了,冻得发抖。 询问情况后,马上去学校旁边的店里买了暖鞋穿。 孩子叫他哥哥。 从此,这次感谢点燃了他助人为乐的爱的行动。

“民族团结一家亲:新疆青年麦尔丹播种爱的故事”

根据小侄子班主任热汗古丽司马义老师的建议,年冬天,马尔丹一次帮助她们班的10个贫困学生,送了棉袄、保暖内衣和棉鞋。 年初,为他们发了书包、文具和课外辅导书。他每年发大米、面粉和清油,把声援对象扩大到20人。 年,他不仅送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还送板蓝根、胶布等药品。 防止学生感染流行性感冒,在学校12个班购买12个电饭煲,通过烧醋和大蒜达到预防感冒的目的。

“民族团结一家亲:新疆青年麦尔丹播种爱的故事”

马尔丹的凡心善举得到了他的老同学们的响应,有五个人加入了对同样学校的贫困学生的帮助。 其中也有在超市做收银员的同学,积极要求加入他的合作团队。 她认真地说,我帮不了十个人,八个人,我能帮两个人!

“民族团结一家亲:新疆青年麦尔丹播种爱的故事”

马尔丹的善行义举也得到了父亲和妹妹的支持。 有一次,妈妈劝他不要老乱花钱帮助别人,被爸爸批评了。 “孩子了,懂事了,随便花钱,帮助别人,其实帮助自己,他也没花你的钱,所以你不用管他。 ”。

“民族团结一家亲:新疆青年麦尔丹播种爱的故事”

其实,马尔丹的妈妈也是个热心人,做了30年的社区主任,帮助了很多人,受到辖区居民的尊重,只是想让孩子知道如何捐款,并不是每个人都愿意捐款,而是把钱花在刀刃上,捐给最需要帮助的孩子们

“民族团结一家亲:新疆青年麦尔丹播种爱的故事”

年7月,梅尔丹的父亲在学校门口迎接侄子的孙女,看到一个女孩没有吃饭,饥饿的表情打动了她的心,一起在校门对面的酒店吃饭,给她点香味吃饭,兴奋地叫她“爷爷”

“民族团结一家亲:新疆青年麦尔丹播种爱的故事”

丹的妹妹也为他的助手的行为所感动,在为孩子父母生病的捐赠活动中,自己掏出500元捐赠后,妹妹也掏出500元,说是在做好事。

为了让自己的捐赠活动正常进行,马尔丹每天都要在存钱罐里存30元的零花钱。 如果有一天忘记了,第二天就加倍补充。 然后满6个月后,定期开罐捐赠。

“民族团结一家亲:新疆青年麦尔丹播种爱的故事”

热汗古丽司马义老师说:“马尔丹为帮助有困难的学生捐款已经4年了,一年打雷两次。 班上用的拖把和热水瓶有时也会捐赠,很感动我们的师生,我们也自愿参加了他犯困的行动。 ”。

“民族团结一家亲:新疆青年麦尔丹播种爱的故事”

阿克市第一小学党支部副书记古丽娜·尔木沙说:“马尔丹是个热心人,在我校帮助贫困学生,捐资补课,向社会传达了正能量。 他给了我们启示。 不是等有钱了再捐款,捐款不是有钱人的事。 只要我们每个人都抱着爱,用自己微薄的力量温暖别人,那力量就会变成阳光,温暖,照亮越来越多的人。 ”。

标题:“民族团结一家亲:新疆青年麦尔丹播种爱的故事”

地址:http://www.aq2t.com/afhxw/188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