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4631字,读完约12分钟
南京大学教授、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院长、教育部首任文科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刘志彪
摘要:在五个快速发展理念的指导下,依托长三角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将武汉、重庆建设成特色更加鲜明、分工明确的全球城市。 这个战术对于长江经济带成为黄金经济带、扩大内需、积极应对中美贸易战、实现优质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对于整个国家的快速发展、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中国梦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战术意义。
关键词:长江经济带优质快速发展全球城市上海武汉重庆
年末中央改组会议发布的《长江经济带快速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建设横贯东中西部、对中国经济有重要影响的长三角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建设长江经济带三个增长极。 迄今为止,上海作为长江经济带的唯一全球城市,发挥了巨大的引擎作用。 据此,进一步把武汉和重庆建成上海这样的全球城市,其功能与上海不同,不仅将长江经济带变为黄金经济带,还将积极扩大内需,积极应对中美贸易战,实现长江经济带的优质快速发展,实现国家的全球快速发展。
一、只有上海一个全球城市不能推动长江经济带的优质快速发展
过去40年,长江经济带开放迅速发展的地理空之间的特点,首先是指向江海边界的东部地区。 这个向东开放的国家战术,塑造了今天珠三角城市群和长三角城市群的世界地位。
向东开放进一步巩固了长江经济带过去现有的快速发展格局,形成了两个差异较大的快速发展板块:一是以上海为核心的长三角城市群,二是远离上海远离港澳的长江中游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 前者在开放快速的发展中,利用国际贸易中的“经济地理效应”,大力发展出口导向型经济,取得了世界瞩目的经济快速发展成果。 后者受地域条件、运输费用等因素的影响,缺乏宏观政策等方面的比较吸收国外直接投资的特点,在快速发展形态上明显偏向内向型经济,不共享开放快速发展的红利,在国内的经济地位相对“塌陷”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长江经济带的快速发展环境发生了重要变化:一是东向开放格局,受美国逆向经济全球化的重大影响,出口导向型快速发展战术不容易再次像过去那样强力推进。 二是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化理念下,提出以产能合作为主的一带一路建议,以西南方向开放为契机,重塑以我为主的全球价值链分工的新特征。 三是利用经济韧性好、潜力充足、回旋余地大的特点,开发开放我国中西部地区、扩大内需以应对中美贸易战的要求越来越迫切。
快速发展环境的一些变化,对以前传下来的长江经济带的快速发展战术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也带来了重要的快速发展契机。 只有上海的世界性城市,才能推动长江经济带的优质快速发展,东中西三大纵深地带的深度开放和一体化无法迅速发展,因此,我们除上海外,还应该形成长江经济带几个特色鲜明、功能完整的世界性城市 只有形成几个全球城市,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强大的城市群,才能用辐射带动整个长江流域的上升。 目前,形成了上海、武汉、重庆三个全球城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术价值,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利于沿长江经济带扩大内需,抵制阶段性日益严重的逆向经济全球化浪潮。 长三角地区快速发展的实践表明,高水平开放竞争形成的全球城市,是集聚和扩大中国内需的极点和平台,是逆全球化趋势下最有效的工具和手段。 如果武汉和重庆能够沿长江经济带成为上海以外的新的全球城市,在城市群内部形成“生产性服务——先进制造业”的协同产业布局,预计在与美国的贸易战中会获得越来越多的内需支持,取得越来越多的主导权。 武汉和重庆的全球城市形成计划,将彻底改变我方在中美贸易战中被动应对的地位和态势,缓解双方国内的舆论压力。
2 .一带一路,有助于建议建设以我为中心的全球价值链。 一带提出实行西南导向的开放战术,过去在东部导向的开放中依靠上海建设总部经济的方法,力量不足。 由于辐射半径的限制,西南所指的一带是开放的建议,需要强调武汉和重庆的中心城市的功能,应该将它们形成我国新的全球城市。 否则,我国公司靠什么走出去、去哪里呢?靠中心城市建设全球价值链,公司走出去,也找不到产能合作的对象和机会。 我们有竞争力的生产能力必须经过全球价值链的渠道和机制进行转移。 这是因为要加快沿长江经济带建设世界性城市、建设总部经济,为一带日益全球化的子企业、供应商、合作伙伴等提供比较有效的服务、协调、管理。
3、有利于沿长江经济带的城市群虹吸世界创新要素,有利于为中国快速发展创新经济服务。 全球城市积累的巨大市场和内需能源,广泛吸收世界高级先进生产要素,特别是具有吸引各类高级人才加盟最具竞争特点的环境和条件。 当今世界高级人才、技术和资本,包括欧洲先进因素,为什么呈现出向美国流动的趋势,原因很多,不可否认,美国内需大,市场机会多,快速发展的平台高。 如果长江经济带形成3个全球城市和相应的城市群,为世界一流水平的人才提供生活最佳条件,让他们发挥足够数量的、逐个功能的机会和事业平台、创新和创业机会,自然会聚集世界一流的人才来到这些地方。
4、有利于沿长江经济带建设完整的国内价值链,缩小东中西地区间的差距。 城市的重要特征是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也是总部经济的布局基地。 这些处于“连锁主”地位的企业总部,根据比较特点,将对交易价格敏感的生产性服务业配置在全球城市中心,将对生产制造价格敏感的制造业配置在要素价格较低的周边地区,特别是长江上游全球城市的周边地区,从而实现这些国内价值
二、长江经济带形成有条件、特色鲜明、分工确定的三个全球城市。
长江经济带的一轴、两翼、三极、多点,密集分布着全国40%左右的人口和gdp,是我国经济的重点、活力所在。 根据发达国家城市化、国际化实践经验,在横跨11个省市、长达6300公里的长江经济带巨龙上,建设3个世界性城市,无论是人口、经济规模、诉求等支撑条件,还是资源发布、要素供给的可能性,都没有任何问题。 例如,美国东部沿海地区形成了功能各异的全球城市,如政治文化型的华盛顿、资本管理型的纽约、科技教育型的波士顿等。 在日本的经济中心地带东海岸,也形成了资本供给型的东京、现代服务——制造业融合型的大阪、名古屋等有特色的世界城市。
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是否需要长江经济带,能否建设三个全球城市,而在于如何明确定位,鲜明特色,确定功能,协同作用。 习主席在深入推进长江经济带快速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沿江三大城市群在各自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将所在区域的条件、资源禀赋、经济基础结合起来,置于长江经济带优质快速发展的“一盘棋”之中,研究提出差异化协同快速发展的新目标 在沿江124个地级市确定自身快速发展定位和方向时,能否立足于城市群整体快速发展的定位和方向,找出自身错位快速发展的要点方向,处理同质化快速发展的问题? 这些问题都需要认真研究和思考。
长江经济带对三个全球城市的差异化定位是为了更好地、协同地发挥其核心功能。 世界性城市是在社会、经济、文化、政治方面对世界性事务有直接影响的城市。 其核心功能是占有、采用、收益和重新分配全球战术资源、战术产业和战术渠道的能力。 其中,战术通道根据战术区域特点,以港口、航空、公路、铁路等面向现代化、立体化的综合交通系统为基础,构建面向全球资源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的通道。
根据习主席的指示,根据三个世界性城市的区域条件、资源禀赋、经济基础等因素,在长江经济带优质快速发展的“一盘棋”中统一考虑,快速发展条件比较成熟的上海,具有如纽约、东京、巴黎一样强的综合功能和辐射力的特等
武汉是我国的战术通道,也是重要的科教资源发达地区。 根据横贯东西、纵贯南北的战术区位特点,快速发展港、航空、公路、高铁等现代化立体综合交通系统,构建面向世界的开放资源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通道,以其科教资源丰富的特点,利用巨大的内需,
重庆及其周边的成都等城市在一带一路提案中负有特殊的任务和使命。 是长江经济带上游的经济中心,是重要的生态屏障区。 习主席对重庆定位为“两点”和“两地”。 “两点”是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的战术联系点和西部大开发的战术支撑点,“两地”是内陆开放高地和山清水秀的美丽之地。 从全球城市的功能来看,将重庆定位为创新中心在某种程度上很困难。 因为无论从科学教育资源基础还是城市、产业、公司的创新活跃度来看,都与北京、上海、武汉、西安等城市有很大的差距。 但是,它可以定位为像日内瓦、洛桑等城市一样,以优美的环境和一流的服务吸引众多国际组织、商业机构的全球性城市。 世界城市是城市国际化水平高端的标志,受世界影响较大,是凝聚世界高端公司总部和人才的城市,也是国际活动的召集地、国际会议的城市、国际旅游目的地。
形成三、三大全球城市的战术和对策建议
首先,必须形成全球城市快速发展的新理念,以及为之服务的战术和政策。 长期以来,城市经济充当了“出口带动增长的引擎”,以出口规模最大化为首要目标。 由于西方国家提供市场的能力日益衰退,随之高级生产要素的利用能力也在下降,我们不仅要扩大内需,还要为新的全球化提供市场,最需要的是,形成比过去全球化更广阔的国际视野和更开放的视角, 其中包括通过形成三个世界性城市,推动长江经济带优质快速发展的战术和政策。
其次,必须在三个全球城市集聚战术资源。 这些资源是与城市运行、快速发展和增长密切相关的重要条件和带来巨大收益的重要因素,如硬资源、能源、资金等,也是软政策、人才、新闻等。 随着内需扩大和中部崛起,国家要在战术上扶植以武汉为中心的长江中游城市群。 为此,必须嵌入形成全球城市的资源。 建设四通八达的网络化现代化立体基础设施,不仅成为中国和世界的战术通道,也可以考虑迅速发展北京部分非首都功能的产业,将其移动到武汉进行配置,或者在武汉设立股票交易所。 目前,我国有多家国有公司经过重组进入世界500强名单,但大部分部署在北京,不利于我国生产力布局优化,这一格局需要改变。
第三,要在三个全球城市密集布局战术产业特别是与生产性服务业直接相关的跨国公司总部机构。 美国经济学家糸雅奇沙森曾经根据生产性服务业鉴别世界城市,将世界城市定义为先进的金融和商业服务中心。 世界城市的标志性部门有金融中心、跨国公司总部(包括地区总部)、国际化组织、快速发展的商务服务部门、重要的制造中心等。 跨国公司作为全球城市的主角,是经济全球化的开拓者和主力军,也是全球化规则的制定者。 过去,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扮演着“世界操作工”的角色。 在新的全球化浪潮中,我们需要高级生产要素,成为创新的中心,需要进入价值链的高端。 由于缺乏能够参加国际竞争的民营跨国公司,不太可能调动新经济全球化给中国崛起带来的黄金机遇。
第四,必须在三个世界性城市密集配置具有全球视野的高端人才。 高端领导者是指创业影响世界产业结构的人才。 未来几年,长江经济带三个世界性城市将列入世界科技创新中心之列,成为世界高端人才聚集区、世界尖端技术研发和先进标准创制的领先区、世界影响较大的高新技术产业辐射区。 这三个世界性城市将为世界高端领导者提供创新创业的舞台、机会和土壤。 为此,抓紧制定培养各类高端领军人才的政策,汇聚战术科学家和高端领军科技创业者引领的研发团队和创业团队,建设世界一流水平的科研院所和科技研发中心,高端领军科技创业投资者和科技中介人才引领。
(作者是南京大学教授、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院长、教育部首任文科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标题:“刘志彪:共塑沪、汉、渝三大全球性城市 协同带动长江经济带腾飞”
地址:http://www.aq2t.com/afhxw/187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