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197字,读完约5分钟
新的第三届董事会的热情有所降温。4月8日,新三板的做市商指数下跌93.73点,全天下跌3.81%。营业额从上一交易日的23.1亿元下降到当日的11.1亿元,降幅超过50%,达到51.95%。
对此,上海某券商新三板项目经理直言不讳地表示,前晚5点后,向保荐券商发出《做市商风险管理自查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的消息,是引发新三板指数跳水的“导火索”。
我们应该知道,做市商股票的平均市盈率已经达到80倍以上。半年前,它只是新三板的一个“框架”,现在投资者开始使用“市场梦想利率”进行估值。
此前,新三板造市指数仅在13个交易日内就突破1000点,从造市指数推出时的最低点1653.92点飙升至4月7日的最高点2673.17点,最大涨幅为1019.25点。
事实上,监管部门近期还在继续提示市场风险:“从4月2日开始,发出了温馨提示,提醒新三板投资者在关注投资价值的同时,不要忘记投资风险,保持理性的投资心态”;截至4月3日,针对“中山港”的不良行为,依法采取监管措施,限制“中山广安居”等账户的证券交易;清明节期间,有传言称系统分红如分级管理和竞价交易可能无法如期完成。
做市商的风险管理
全面自我检查
同一天,《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得的《通知》显示,股份转让公司表示,自2014年8月实施做市商业务以来,做市商业务规模发展迅速,市场功能大幅提升。随着市场交易活动的日益活跃,一些做市商最近遇到了报价业务不规范、业务孤立、敏感信息管理和技术支持等问题。
为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规范做市商操作水平,确保做市商业务持续健康发展,股份转让系统近期组织了做市商做市商业务风险管理专项自查。
通知要求做市商在对做市商业务风险管理进行全面自查的基础上,按照要求认真准备自查报告。同时,股份转让系统将选择部分做市商进行现场检查,结合做市商的自我检查和每个做市商在以往自律管理工作中掌握的实践。
做市商自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做市商风险管理体系及其实施、做市商组织实施、做市商技术体系建设及风险控制、其他合规风险控制。根据要求,在本次自查中,股票转让系统要求做市商对业务发展的全过程、技术系统本身的安全性、内幕交易、与上市公司的交易价格协议、报价合谋、账户间冲销等进行严格的自查。
就此,华南某上市证券公司新三板项目负责人向《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通知》并未提出特殊要求,检查内容为例行检查,不会对造市业务造成太大影响。
“主要原因是新三板在初期过于火爆,出现了一些不合理的情况。因此,监管机构冷静下来是合理的,此举也是为了让市场走得更远。这也是市场快速发展必须面对的问题,即教育市场,等待市场自我修复。”此人直言不讳地说道。
在上述上海券商新三板的管理人员看来,《通知》对市场的影响更多地体现在心理层面。预计短期投机将降温,但短期调整不会改变长期牛市。“我们必须知道,目前的热门市场只是由做市商、私募、各种产品和少数散户投资者创造的。公开募股尚未上市。”消息来源称。
作为市场标志的供应
爆炸和投机不足
“如今,进入做市商的股票意味着股价可能会爆炸。其中,市场目标太少是一个重要原因。”上海一家股票投资机构的一名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
总的来说,目前的市场化步伐缓慢,跟不上上市公司的增长。去年以来,虽然上市公司数量大幅增加,但做市商却有200多家,导致做市商短缺,引发投机。
不过,广州证券市场部负责人常远表示,新三板的活力已经调动起来,发展势头非常好。与此同时,监管机构也将权力移交给了市场。就做市商而言,两个经纪人可以决定上市公司能否做市商。此外,拿出真钱认购公司股份也是承担责任的最直接表现。
“事实上,选择项目也是在考验中介的眼光。因为中介机构应该对上市公司终身承担连带责任。一旦企业出现问题,除了企业本身的责任外,作为中介机构的经纪也是第一责任人。因此,中介机构在选择项目时也应审时度势,根据专业水平选择高质量的投资对象。”常远说道。
就做市商而言,做市商的选择不同于a股,中介的价值判断非常重要。中间商不仅是做市商的身份,也是所谓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事实上,除了做市商之外,中介机构也应该担当财务顾问的角色,提供包括交易和咨询在内的全方位服务。
“当我们选择成为一个市场目标时,除了公司是否盈利是一个重要指标之外,我们还必须在做出决策之前综合考虑公司的增长和盈利模式。”常远说道。
此外,每个人对新三板市场的预期都发生了变化,预计会出现机构红利。最初,新三板并没有带来财富效应。然而,自今年3月以来,交易额呈几何级数增长,从每天约1亿元增加到3亿元,突破10亿元大关,然后突破20亿元大关。时间不到一个月。
新三板受欢迎的另一个原因是,虽然新三板对散户投资者的资本门槛为500万元,但各类新三板基金正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开展。据不完全统计,有不少于一千个新的三板基金分散在全国各地。然而,这些基金吸收黄金的能力不容忽视。
对此,上述上海证券投资机构人士表示,只有有效放开供求,放开做市商范围,提高承接能力,才能缓解当前局面。“目前,监管部门在新三板的发行和审核制度中,更倾向于注册制度,审核过程也在加快。按每年800-1000家新上市企业计算。经过自然退出的企业与新企业的差额,如果新三板整体规模达到5000-6000左右,市场将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活跃度。”消息来源称。
标题:监管层降温新三板“市梦率” 做市商风控自查
地址:http://www.aq2t.com/afhxw/56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