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32字,读完约3分钟
中央广播电台5月30日消息根据中国之声《信息与新闻摘要》,河北省衡水市枣强县王常乡南臣赞村农民林秀贞入党40年来,赡养本村和邻村6名孤寡老人,为8名残疾农民安排就业,帮助贫困家庭的孩子进入大中专院, 16-5-30信息和报纸的摘要全文
孝敬老人很容易,也不是简单的事件,为了听老人的话……记者见到林秀贞,她在衡水东方计算机学校给孩子们上道德课。 亲身经历,用朴素的语言,传播对党和国家的爱,教大家做人的道理。 林秀贞大姐姐2006年被选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她多次向我们讲述入党时的情况,小时候“共产党”一词在她心中扎下了根。
林秀贞:我们(家)有八个人。 没有土地,吃不饱。 共产党给了我们15亩土地。 从小就说,孩子们不能忘记共产党。 大概是在幼小的心灵里对党怀有崇敬之心吧。
40多年过去了,当初为什么入党,林秀贞的眼睛还闪烁着光芒。
林秀贞:第一是妈妈影响了我,第二是我们周围的老党员们给我们起到了很好的榜样作用。 我们跟着老党员们学习,学习他们的精神。 就这样,我入党,写了入党申请书。
村里的人都说,秀贞是个爱操心的人,看不到人受苦,到哪里也去不了哪里。 村里的路不好走,她出资修水泥路,安装路灯。 因为别人家的孩子穷得不能上学,她资助了20个贫困的孩子上大学……林秀贞的善举感染了十里八村的村民们,就像当时的老党员牵引了林秀贞一样,现在她也牵引了周围的人。 2006年,村民吴如水毫不犹豫地向组织提交了入党申请书。
吴如水:不知不觉中,我感觉共产主义者和别人做的不一样。 我应该学习。 我也觉得做的有色人种值得活下去。
林秀贞用自己的一句话说:“人人助人,世上没有穷人。 人人多管闲事,世上无难事”的平凡善举在许多人身上蔓延。
衡水市东方计算机学校的学生顾林虎:毕业后我要当兵。 我也要入党,向林奶奶学习,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发布信息热线4008000088,拨打热线电话可以第一时间反馈你手上的信息线索。 我们将在第一时间派遣记者调查事件,报道事实,查明真相。 )
:付若愚
关键词:二学一作
说几句话
要开展“两学一作”,最根本的是处理问题,最重要的不是形式主义。 “两学一作”要把全面严密的治党扩展到基层,不要着急、着急、急于盈利,不要满足于“做典型、做模范”,不要讲究形式、过场、弄虚作假。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党委副书记徐川围绕“两学一作”主题撰写《为什么加入中国共产党》,被广泛传播到平面媒体,引起社会良好反响。 南航的学生们亲切地称之为“川哥”。
这几天,中部战区陆军在某步兵旅、某通信团、某集团军所属汽车营等不同类型的部队开展了“两学一作”的学习教育试点,整理了开展学习教育的管用技巧,供其他部队参考。
标题:“【“两学一做”为什么入党】林秀贞:敬老爱幼 扶危济困”
地址:http://www.aq2t.com/afhxw/199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