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69字,读完约2分钟
2月19日,长江日报(记者李慧紫通讯员吴志斌易瑞峰)在武汉市政府官网发布《武汉市地震应急预案》,规范地震应急救援体系,加强救援力量统筹,依法科学统一、有序、实施地震应急,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现行预案需要按照新时期相关部门机构改革、职能转变和新职责的定义,修订年度版地震应急预案,重新布局地震灾害应急处置工作。
该预案确定了地震灾害可分为特别重大、重大、比较大、常规4个阶段。 为了应对地震灾害引起的泥石流、泥石流、火灾、水库决口、危险化学品事故等二次灾害的突发性事态,按照相关应急预案的规定开展工作。
根据地震灾害等级情况,该预案将地震灾害应急响应分为ⅰ级、ⅱ级、ⅲ级和ⅳ级。
其中,特别是发生重大、重大地震灾害时,及时启动ⅰ级响应或ⅱ级响应,根据灾情和抗震救灾需要,组织救援队伍赶赴灾区现场,指导基层自我救助。 震后30分钟内,市抗震救灾指挥部指挥长、副指挥长和成员单位负责人立即赶到市抗震救灾指挥部,指挥部及其办公室按照预案指挥和协调抗震救灾工作人员。 震后1小时内,根据灾情采取交通管制措施,灾区进入紧急状态,市抗震救灾指挥部发布了一号公告,向公众发布了地震情况、抗震救灾工作的开展情况。 国务院、省抗震救灾指挥部报告地震灾害和启动紧急应对情况。 震灾后4小时内,召开了通报地震灾害救援相关情况的记者招待会。 震后全天候召开新闻发布会,向公众通报灾害损失、抗震救灾等情况。
另外,关于其他地震,在有感地震的情况下,市紧急管理局(市地震局)在震后15分钟内向市人民政府报告了地震情况(包括地震发生时间、震源位置、震级等),并立即展开了地震情况的调查,在1小时内提出了地震趋势的预测意见。 相关成员单位应当及时组织人员检查检查检查道路、桥梁、轨道、供水、排水、供电、供气、供热、通信等城市生命线工程,及时排除安全隐患。 要点根据旧房屋的损坏情况,必要时组织相关人员暂时撤离安置。 组织媒体软文发布震灾信息,密切关注社会舆论,正确诱惑舆论,消除不必要的社会恐慌。
现行预案需要按照新时期相关部门机构改革、职能转变和新职责的定义,修订年度版地震应急预案,重新布局地震灾害应急处置工作。 其中,特别是发生重大、重大地震灾害时,及时启动ⅰ级响应或ⅱ级响应,根据灾情和抗震救灾需要,组织救援队伍赶赴灾区现场,指导基层自我救助。
标题:“武汉新修订地震应急预案发布”
地址:http://www.aq2t.com/afhxw/199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