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96字,读完约3分钟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9月8日消息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9月6日,教育部严正声明:规范的校园贷款管理文件不允许任何网络贷款机构向在校大学生发放贷款。 也就是说,网络贷款再也不上大学生的生活了!
这个决定真令人振奋! 但是,这样的决策有点困扰农村大学生。 因为他们中的一个人还需要一点贷款来负担学习和生活的费用,那之后他们能找到正规安全的贷款平台吗?
关于这个问题,大家不必担心。 此次教育部停止了大学生网络贷款,但鼓励正规商业银行对大学生开设小额信贷。 在这些地方,我们农村大学生相信可以获得更安全的服务。
对此,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研究所的秦玉友副教授也非常赞同。 他认为,教育部停止网络贷款,鼓励正规银行开设大学生小额信贷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但在具体落实的过程中,必须注意几个问题。 首先鉴定贷款银行的资质,然后明确大学生的贷款额度,最后考虑大学生的理财能力。
秦玉友:有两点需要注意。 第一,并不是所有的银行都向大学生贷款。 第二,并不是所有的金融机构都有资格向大学生贷款,必须审查向大学生贷款的银行资质。
首先,大学生群体涉世不深,他可能不太容易鉴别金融机构之间的差异。 如果国家罗列可以贷款给大学生的银行名单,必然对这些银行有标准,制定一些细节是非常有好处的。
其次,限额非常重要。 大学生贷款是满足基本学业和基本生活的钱,额度不能太高。 据悉,还应要求贷款时间,银行应进一步细化规定,以判断学业和生活需要多少钱,分学期贷还是分年级贷。
最后,必须考虑大学生的理财能力。 大学的学生补助金都是按月发放的,考虑到大学生的理财能力不一定很强。
银行服务体系现在很发达,但现在不省事,控制贷款次数和贷款额度,可以帮助大学生错误地采用贷款编制预案,减少金融风险,降低大学生和银行的风险,培养大学生花一定费用的习性。
不仅是银行和大学生,作为第三方学校也应该负责! 秦玉友认为,未来,为了减少农村贫困学生的贷款风险,学校必须提前做很多员工。 他们应该及时发现学生的贫困状况,同时帮助他们选择正确的贷款渠道。 而且,这里有两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个是维护贫困学生贷款的隐私和尊严,另一个是建立完整的学生数据系统。
秦玉友:大学生贫困是家庭贫困,本人没错。 申请助学金是国家赋予他们的权利,不能认为是某辅导员或学校给予他们的施舍。 我们对他们最大的帮助是保护他的自尊心,所以应该从社会和学校的角度尽量保护他们的隐私。
另外,我们应该建立学生状况的数据系统,是否贫困不应该由学生自己申报,而应该根据系统的数据进行判断。 例如,统计学生父母的职业、父母的收入就知道一个学生是否贫困。 我们知道谁在贫困范围内后,我们可以直接问他需要什么样的帮助。 这样的帮助更准确更有效。
我们可以把中小学和大学的学籍系统联系起来。 这不仅有利于发放贷款,也有利于大学生的思想教育、个人的快速发展和职业规划。
标题:“教育部:任何网贷机构不允许向在校大学生发放贷款”
地址:http://www.aq2t.com/afhxw/198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