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03字,读完约2分钟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上饶9月19日消息(杨海峰)说:“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群众致富,让大家脱贫过好日子。 村党支部书记要率先发挥引路人的作用,我们做得还不够,群众期待着我们做得更好……”上饶县田墩镇荷家村党支部书记黄宗宇说。

田町荷家村是上饶县典型的贫困村,全村人多田少,农业产业结构单一,村子里没有主导产业,村民致富的途径很少。 在广大党员群众的思想中还普遍存在等,依靠思想,内生动力不足,脱贫愿望不强等,深刻制约着村庄的快速发展。 看到从小生长的村庄般的状况,年轻力壮的村党支部书记黄宗宇在眼中焦急万分,决心带领村民致富。

年,田墩镇党委政府组织考察团赴江浙一带学习,黄宗宇主动要求参加。 “就算自己出钱,我也要出去看看”抱着这样的信念,黄宗宇去哪里记录? 在理论学习和实地考察中,黄宗宇结合当地的气候土壤条件,仔细寻找,终于找到了挖掘村子“穷根”、致富的方向。 黄宗宇决定走上带领村民种植黑木耳的脱贫之路。

找到好项目,如何处理资金短板,找“米”下锅又是摆在眼前的一大难题。 黄宗宇认为:“一个村庄要脱贫致富不仅要靠产业扶贫资金,还要自力更生,每个村民发挥主体作用,才能真正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功能转变,彻底处理贫困问题。” 黄宗宇带领党支部和种植巨头按照“党支部+合作社+产业扶贫+贫困家庭”的模式,成立黑木耳种植专业合作社,由种植巨头推广,支部筹资,由农户出资的方式筹资。 黄宗宇的行动也带动了大众,许多村民纷纷行动起来,加入了合作社。 短短几个月内,合作社的首次种植实现了每户2800余元的红利。 由于一批种植的成功,贫困者的收入摆脱贫困的信心越来越大,在这个村子的种植基地种植黑木耳15万棒,31户贫困者参加种植,在合作社的统一管理下,除了红利外,有劳动力的贫困者家庭还可以参与合作社的劳动并获得报酬。

现在,荷家村不仅有长期受益的栽培产业,还告别了贫困落后的样子。 全村饮水安全工程、污染工程持续推进,集文化室、卫生室和休闲、娱乐、锻炼为一体的文化广场已经完成规划设计,7000多米的道路正在改造、扩建、硬化,每个村落都暂时以崭新的面貌脱贫康庄
标题:“上饶县田墩镇荷家村:村党支部书记带头开创致富路 脱贫攻坚正当时”
地址:http://www.aq2t.com/afhxw/1944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