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89字,读完约4分钟
中广网北京4月10日消息(记者晁荣苑竞魏晚嵩乔仁慧)根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作为国家商品粮基地县,吉林省柳河县每年秸秆的解决量非常大,要实现天朗气清的良好环境,秸秆综合利用是必由之路。 为了开辟农业可持续快速发展的新途径,柳河县委、县政府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下,为当地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建设了便利通道。
位于柳河县工业集中区的吉林益丰宝万吨级秸秆生物物质循环利用项目总投资5.8亿元,占地200亩,建设无氧低温生物质秸秆碳化装置4套、煤基缓释复合肥生产线2条,可利用秸秆年生产煤基复合肥10万吨。
吉林益丰宝生物质新材料有限企业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杨东梅:推动乡村振兴,反复绿色快速发展。 在1万吨秸秆生物质综合回收利用项目落地的情况下,我们解决了最重要的课题之一——环评的问题。
近年来,柳河县完全利用当地资源和特点,利用民营经济力量,创新科技企业,比较有效地缓解了秸秆带来的环境压力,给农业产业化公司带来了重大的快速发展机会。 位于柳河县五道沟町的分散式秸秆造粒所现在开始生产运营。 从秸秆粉碎到分散式造粒袋封口一气呵成,这个袋子的小颗粒不显眼,能给公司带来不小的利益。
杨东梅:我们将工业化思维应用于农业产业快速发展,引进北京三聚热解技术,生产的生物质有机碳肥可以修复土壤改良土壤,增产粮食增产。 我们认真地进行了推算。 整个项目投资,农民可以增收,公司可以增效。
先进的生产技术给公司带来很大的利益,也给农户带来很多利益。
柳河县时家店乡永胜村村民王伟:老百姓把稻草全部烧掉,造成环境污染,对老百姓的健康不好。 现在秸秆回工厂做颗粒,老百姓又做运输,收入增加了。 通过制作颗粒,老百姓可以提供秸秆,3吨秸秆可以换1吨颗粒,老百姓可以找回颗粒,现在生活多好啊。
以产业快速发展带动乡村振兴,以环境整治促进乡村振兴,柳河县继续保持战术支撑力,向新征程迈出更坚实的一步。
柳河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常树森:五道沟镇这样的分散造粒所,在全县15个乡镇设立。 项目投产后,我们将从根本上处理全县秸秆焚烧难题,切实减轻农村生活人居环境的从业压力,为农村振兴战术加快步伐,建设绿色循环封闭式产业链,形成真正可复制、可宣传的秸秆综合利用新模式。
毗邻吉林的黑龙江省也在积极探索秸秆的综合利用,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日前发布了《2019年全省农机化技术宣传工作重点》。 通知确定,深入开展秸秆还田农业机械标准化技术示范,继续实施秸秆还田农业机械标准化技术提升示范事业,扩大“一反二免”耕作模式内涵。
鸡西市恒安鑫鼎生物质发电有限企业是一家集城区供热、生物质发电为一体的新能源公司,公司锅炉所需原料不是污染较重的煤炭,而是秸秆、稻壳、玉米芯一样的粮食副产物。 2吨秸秆产生的热量相当于1吨标准煤的发热量,这家公司可以说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胜。
鸡西市恒安鑫鼎生物质发电有限企业副总经理关宝林:目前,国家提倡秸秆“五化”,我们将生物质这些原材料转化为热能发电供热,为鸡东县及周边生态环境的改善做出了巨大贡献。 另外,我们还为鸡东县的部分居民提供了热量,处理了巨大的民生问题。
记者是鸡东县长龙养殖有限企业,看到车秸秆不断进厂,鸡东县长龙养殖有限企业经理向长龙表示,禁秸秆政策出台后,公司积极获得农业机械购销补贴和秸秆补贴专项资金,采购秸秆包装机、秸秆机等专项设备,粉碎秸秆
于长龙:煮熟的稻草回来后,通过加工粉碎喂牛,牛很高兴吃,一头牛每天可以用30多斤粉碎的稻草,200多头牛一年可以用1000吨以上的稻草。
在牛圈里,一头肥壮的肉牛美味地吃着粉碎的秸秆饲料,养殖场打包的秸秆主要喂牛,多余的秸秆被生物质发电公司拉去用于燃烧发电。 通过立足当地实际,采取多种措施,鸡东县通过秸秆饲料化、燃料化、原料化、肥料化、基材化5种利用方法,促进秸秆综合利用效果的提高。
鸡东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徐绍波:积极为秸秆找到出路,通过生物质发电,大力发展养殖业等多种途径。 目前,全县秸秆综合利用工作进展顺利,下一步要继续进行秸秆禁烧,大力推进秸秆远离农田,不违反农时,保证今年春耕生产顺利进行。
标题:“秸秆综合利用实现变废为宝 生产技术助力乡村振兴”
地址:http://www.aq2t.com/afhxw/193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