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870字,读完约10分钟
【学校指南】
松原市实验高级中学,座落在钟灵毓秀的松嫩平原上,美丽富饶的松花江畔,创立于1957年,至今已有54年的光辉历史。 初名改为扶余高中,1958年改为扶余七中,1968年改为扶余三中,1995年底改为松原市直属学校,1996年改为现名松原市实验高级中学。 几代人的奋斗、追求和传承,都是在“艰苦创业、精心培育、严谨笃学、永创一流”的优秀之前流传下来的。 从创立之初到1962年的短短5年间被明确为吉林省的31所要点中学之一。 进入新时期后,1978年重新明确为省重点中学,1982年明确为全省10所首批改制中学之一,1984年明确为省首批成功的23所重点中学之一。 2002年进入中国中小学名校600所。 2004年被评为吉林省第一所典型高中。 学校是学校历史悠久、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质量优良、社会声誉高、发展迅速前景壮美的唯一城市,被公认为省内第一所、国内知名的高校品牌学府。 的目标是“建设区域中心,建设全省旗帜,进军全国名校,建设百年学府”。
学校现有教职工279人,专职教师230人,其中岗特级教师4人,高级教师98人,中高级教师85%,本科学历100%,取得研究生学历或课程班结业证书127人,省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20人,市级学科带头人骨干。 81间教室,6000多名学生。
校园面积98000平方米,建筑面积43800平方米,教学楼、综合楼、学生公寓、师生餐饮中心大楼5个,理化生实验室8个,图书阅读室5个,藏书15万册,微机学 以现代技术教育装备为导向,建设校园闭路广播电视系统、校园监控系统、高标准校园网,各教室配备多媒体系统,各教师配备高档企业品牌电脑(含90台笔记本电脑) 校园固化面积达到100%,绿化面积达到45%,新体育场达到28000平方米,铺设400米环状塑料跑道和人造草坪,建设标准网球场和羽毛球场。 紫铜精湛锻造造就的孔子、马克思等10位古今中外伟人的雕塑,矗立在苍松覆盖的新教学楼前。 集聚天人合一的“春晖亭”和各种景观石,绿树成荫,点缀着繁花似锦的美丽校园,有力地提升了校园文化品位。 天桥是新年建成的,消除了困扰学校多年的校门外交通安全隐患。 校园花团锦簇,绿树成荫,风景幽静,清新宜人,营造了师生工作、学习、生活的最佳环境。
【学校理念】
学校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实施思想治校、民主治校、章程治校,强调全员管理、全程管理、自我管理,将德治学校与依法治校、自律和其他律、清风正气的确立与不正风气的惩治相结合。 教师严格执行《五条禁令》,学生职工贯彻“奖优、助眠、助差、治乱”的八字方针,激浊扬、扶正祛邪、优秀学子层出不穷,校园师生学习田园、生活轻松。 “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我校师生心领神会,纷纷捐款,总额达40余万元。 松原奥运会火炬传播的时候,我校500名风华正茂的女学生独特的满族风情格舞大放异彩,蔚为妖艳。
【教师建设】
学校实施人才强校战术,对教师的素质要求是“教师高品位、专业高学识、能力多方位”,保持教师队伍精良的素质和旺盛的活力。 一是加强师德建设。 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落实和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学习为人师、行为的世界范围,向学生、家长和全社会做出庄严承诺:忠诚为教育、科学教育、民主教育、廉洁为教育、人格立教。 二是建立名师方阵。 通过多种措施尊重人才,广泛吸纳贤才,重用干才,促进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成长,为学者型、专家型教师群体的形成搭建平台,扩大条件铸造名师的成效。 三是实施“青青工程”。 从红与专、德与才两方面入手,培养教育青年教师牢固树立“德是师的灵魂,学是师的骨头”的师观念。 积极诱惑师德,鼓励提高,规范言行,用严格要求的业务努力培养、积极推进,落实导师指导、岗位培训、课题承担、培训支持等方法,努力提高青年教师的学历水平和业务水平,整体优于青 四是树立教育新理念,积极进入新课程。 科学配置教师的学习、培训和考核,使教师树立适应新课程要求的教育观、人才观和质量观。 学校师德高尚,业务优良,教育观念与时俱进,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的阵容强大,在省内拥有一流的教师队伍。
【教育科学研究】
学校重视教育科研,走科研兴校之路。 成立了科研领导小组和教育科学研究室,制定了《学校教育科研中的长时间计划》,聘请了特聘研究员,将科研工作纳入了重要日程。 加入吉林省要点中学实验合作研究中心,加入全国中学科联体,成为常务理事学校。 近年来,举办了12次科研讲座,派出学习参加科研活动达100多人。 教师发表和交流论文300余篇,出版论着20余部。 我校承担并完成了许多省级和国家“十五”、“十一五”规划要点研究课题,如《教育技术促进课堂教学优化,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的研究》、《文科综合课程设置与教学模式研究》、《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教学策略研究》 被评为全国德育科研先进学校、吉林省教育科研示范基地。
【合作交流】
学校深入实施了“出去,进来,请联系”的战术,开创了开放学校的新局面。 与东北师大附中、吉林省实验中学、大庆实验中学、河北衡水中学等省内外名校建立了联谊关系,形成并巩固了白城一中、榆树实验高中、九台一中、舒兰一中、五常高中和吉化一中的省市七校联合体。 与全国一流大学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北大、清华、中国科大、上海交大、北师大等30多个一流名校以我校为要点招生生源学校,每年专门下达保送生和自主招生指标,这是我校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 越过国门,与韩国世明大学、大元科学大学和澳大利亚班克斯亚政府中学、新加坡伟源中学正式签订校际合作关系,实现互访,派遣享受优惠的保送留学生。 被省教育厅列为国际对外汉语宣传实习基地学校,已派遣2名教师赴美国教授汉语,聘用3名外教授课。 在市委、市政府和市教育局的支持下,从2009年开始,学校将接受香港知名爱国企业家田家炳老师250万港元的资助,加入全国田家炳中学系列。 田家炳基金会以我校为东北三省的代表,承担着德育研究的巨大课题。 在这个高端平台上,学校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很多人成长,快速发展自我。 现在,学校正在计划台湾细胞特别招收困难学生的“珍珠班”。
【学校成绩】
建校54年来,学校一直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以伟大的精神创业,以崇高的责任育人,以创新的理念探索办学规律,以快速发展为办学第一要务,把教育质量作为生命线 进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三所知名学府的学生达到300多人,在国家和省举办的各类竞赛中有1200多人获奖。 优秀的学子遍布神州大地,已经成为建设祖国、繁荣家乡的万千支柱。 留学创业共有美、英、德、法、加、澳、日、韩、俄等国毕业生3000多人,为世界文化交流和人类进步事业做出了贡献。 1996年以来,高考升学率一直在90%以上,2002年以来,高考升学率一直接近100%。 2005年高考囊括全市文理冠军,不仅一本、二本上线人数居全市之首,而且在全省异常激烈的竞争中排名理科第2、第3、第4 (今年第1、第2、第3 )、文科第3、6名优秀学子,北大、清华 2006年梅开二度再次获得松原市文理冠军,600分以上,一本和二本上线的绝对数、上线率均遥遥领先,5名优秀学子考入北大、清华,跃居松原市首位,跃居吉林省首位。 2007年再次闪耀,实现了3连冠。 600分以上303人,一本上线578人,二本线以上2181人,4名优秀学子进入北大、清华,21项重要指标全市排名第一,稳居吉林省前列。 2008年优秀学子曹文冬勇夺全省理科第4名,杜波勇夺松原市文科状元,全省理科前50名学校6名,前100名学校10名,7名学子报考北大、清华。 本科上线率、文理总平均分居全市首位。 2009年逆风演奏凯歌,获得松原文理冠军,获得北大、清华8人,进入香港名校2人,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各项重要指标继续名列吉林省前三。 连续年获得松原市文理冠军,报考北大、清华4人,进入香港名校的1人。 2005年以来,有46名优秀学子进入北大和清华,6人报考香港名校。 各重要指标均为松原市第一位,综合实力连续6年稳定在全省第三位。 优秀的学校质量和社会信誉使我校闻名于省内外,被誉为“松原最高学府”、“英才摇篮”。
【获得荣誉】
近年来,学校受到国家、省、市表彰,奖励100次,第一是“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学校体育卫生事业先进单位”“全国德育科研先进学校”“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创始单位”“和谐中国? 首届全国中小学文明建设百佳创新学校”、省委省政府“文明单位”、“吉林省教育系统精神文明建设示范学校”、“吉林省职业道德建设十佳单位”、“吉林省教育科研示范基地”、“吉林省健康促进示范学校”、“吉林省绿色学校”、“省级优秀家长学校” 市委办“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松原市名校”“松原市劳动模范集团”“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团”“人民口碑金奖单位”“中小学继续教育事业先进单位”“吉林五四红旗团委”“青海玉树抗震救灾先进单位”“教育部课题研究先进单位”“全国中小学图书馆先进单位” 授予“特姆”的学校有“国家多媒体教室示范点”、“国家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计划点课题实验学校”、“全国汉语会教学改革研究中心课题实验基地”、“东北师范大学新闻化教育实验学校”、“吉林省数学学会中学数学研究基地” 在省、市政府历史性的校级监督判断中,均以优异成绩被评为甲级学校。
【学校链接】
吉林省松原市实验高级中学sysygz/
标题:“吉林省松原市实验高级中学”
地址:http://www.aq2t.com/afhxw/193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