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84字,读完约4分钟
麦收临近尾声,今年山东广阔的农田看不到“狼烟”。
作为以前流传下来的农业大省,山东秸秆产量大,生产期集中。 近年来,在秸秆集中生产期,“狼烟”屡见不鲜,除了严格的“禁烧”政策外,山东省近年来积极宣传的秸秆综合利用政策功不可没。 目前,我省初步形成了以农用为主、多策并举的秸秆综合利用格局,秸秆综合利用长效机制框架已经基本成型。
小稻草在山东到底是怎么“被使用”的? 大众日报新锐大众记者整理了山东在这方面的经验和方法。
把稻草还给田里。 你从哪里来,去哪里? 秸秆还田是目前仍在综合利用的大头。 公开资料显示,山东省在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中,机械化粉碎还田后肥料化利用达到62.9%。 例如,齐河县秸秆综合利用试验项目总结了凝成的“黄淮海地区秸秆覆盖玉米秸秆耕地模式”,被选为秸秆农业十大模式,并被推荐全国发布。 该模型基于黄淮海地区小麦—玉米轮作栽培模式,在小麦收获季节,利用装有秸秆粉碎还田装置的联合收割机将小麦秸秆就地粉碎,均匀撒布于地表,直接免耕播种玉米,节约价格,农垦期无误 另外,地表有秸秆覆盖,可以提高土壤蓄水的保湿能力,有利于提高作物产量。 在玉米收获季节,用秸秆粉碎机完成玉米秸秆粉碎,然后使用大马力旋耕机进行旋耕,可以节约时间,节约松土、碎土,实现玉米秸秆的全部田间利用。
山东省农科院农业资源环境研究所所长郭洪海说:“玉米秸秆返田后,通常小麦可以增产10%,但正如小麦秸秆返田后,玉米可以增产10%至15%。 这样的比例。 增产的效果很明显。”
饲料化利用。 秸秆青贮进行氨化等饲料化利用是另一大手段。 秸秆被氨化解决后,不仅可以饲养家畜,还可以起到“跨界还田”的作用。 高唐县大力支持养殖专业合作社、奶牛场等大型养殖场,大量收购全股青贮玉米秸秆,调动了农户宣传秸秆青贮员工的积极性。 微山县也迅速发展秸秆青贮的氨化技术,将其作为养牛场等饲料,深入开展秸秆综合利用工作。
生物质发电、大型沼气、热解气化燃料化秸杆做燃料是自己擅长的工作,但是改变燃烧的地方,利润就会大不相同。 商河县经济开发区的济南玉泉生物发电有限企业以秸秆为燃料发电。 该公司每天烧秸秆900吨以上,每天可向国家提供清洁能源65万千瓦,每年可提供绿色电力2.1亿千瓦,全年烧各类生物质秸秆30万吨左右,原煤16万吨 秸秆燃料化也是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向深度快速发展的好方法。
本土化利用。 秸秆基材化技术主要利用秸秆养殖食用菌。 东营市河口区河口街的农民学会了利用秸秆栽培双孢蘑菇。 养殖户用稻草做双孢蘑菇培养材料,既省钱,又环保。 高县香菇农用秸秆养殖蘑菇的方法曾引起本社记者浓厚的兴趣。 本公司的记者实际看到了高青县的香菇农的方法,“废弃秸秆成了‘循环农业’”。 高青县农民将玉米秸秆与棉籽壳、面筋等一起加工成适合蘑菇生长的菌包,栽培蘑菇。
原料化。 秸秆还是工业产品的原料。 除了造纸以外,还有越来越多的用途。 烟台万华是利用农作物残渣制成的无醛秸秆人造板产品,引起了各方的重视。 山东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建设全国(山东)秸秆人造板产业示范区的快速发展思路。 根据相关方案,到2021年底,烟台、菏泽、德州、滨州、临沂等市建成无秸秆人造板和相关醛建材产业示范区,在全省以前促进了人造板产业的绿色升级,在全国形成了示范效应。 今年5月12日,作为“双招双引”事业的成果,16万吨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在聊城落户。 该项目利用ner环保型秸秆纤维素创新技术,以当地农作物秸秆为原材料,摒弃以前流传的技术高能耗、高污染和高价格的弊端,加工生产高附加值的植物纤维素。 另外,邹平对稻草进行了深加工,一次也不重复餐具等,成立了影响较大的公司。
小稻草其实很大,只在这几年被“狼烟”抹杀了名声。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秸秆深度的综合利用空之间也逐渐展开。 那时,秸杆不再是地里所有人厌恶的废弃物。
标题:“小小秸秆, 山东各地怎么变废为宝”
地址:http://www.aq2t.com/afhxw/193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