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61字,读完约4分钟

中央广播电台保山11月2日,信息保山——彩云以南、滇西古城、出蜀入滇、南方丝绸之路永昌古道。 作为丝绸之路的重镇,保山经历过千年的繁荣和辉煌。 根据《三国志》,永昌与古罗马有商贸往来,各国货物在此集散。 抗日战争时期,保山成为后勤支援的生命线。 过去,茶马古道的核心中枢,今辐射南亚东南亚,保山重新出发。 11月2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一带一路进行时”主题系列直播“政务直通”进入云南保山。 云南省保山市委副书记、市长杨军客直播间。

“杨军:保山华侨华人数量占云南省1/5”

据杨军称,在腾冲,以前流传着“穷走夷方、急走工厂”的说法。 “夷方”过去是指海外,对出人头地来说,过去是指缅甸、泰国、印度。 “工厂”是指缅甸北部的猛拱、蒲甘一带的玉石和宝石矿山。 夷方,走出去是希望和梦想,我个人认为越来越多的东西是精神和勇气、合作和包容。 保山人夷方历史悠久,人数众多,有付出有收获,开创了保山通商史、移民史、华侨史,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和人脉资源。 目前,保山有海外华侨华人50多万人,是全国要点侨乡,分布在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90%集中在缅甸、泰国等东南亚国家。 市内有十万多名归国华侨。 这些华侨华人、归国华侨,在推动保山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到了今天,我们不再叫“去夷方”,但我们保山人将继续发扬“去夷方”的精神,积极开展文化交流、商务合作,让更多的海外华侨重返保投资公司。 目前,保山上一定规模的华侨公司有45家,占外商投资公司的80%以上。

“杨军:保山华侨华人数量占云南省1/5”

保山是全国全省要点侨乡,50万多华侨华人中90%集中分布在东南亚国家,有深厚的开放合作人脉基础。

杨军说,我们一直从事对外交流相关资源的工作。 例如在外(缅甸)设立办事机构,积极参与缅云南同乡会和华商会,积极支持公司开展商贸合作。 丰富的侨力资源和特殊的地缘特点,为保山的“请进来”和“请出去”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下一步,我们要积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进一步发挥华侨华人的特点。 要点是发挥海外华侨在资金、技术等方面的特点,吸引越来越多的海外华侨到保山投资兴业起到海外华侨桥梁的纽带作用,帮助保山公司“走出去”。 越来越多的华侨华人、华侨商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要求推进保山与南亚东南亚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合作。

“杨军:保山华侨华人数量占云南省1/5”

二是进一步发挥国外人脉资源的特点。 保山华侨华人数量众多,占云南总数的1/5,我们将积极探索和建立一点流利的信息表达联系机制,积累越来越多的人脉资源,支持保山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扩大对外开放友好力量。 三是进一步发挥文化交流的特点。 “请进来”和“请出去”两者,都要在文化上进行交流,下一步要在这些方面加大力度,推进到更广的范围、更深的层次,为合作交流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杨军:保山华侨华人数量占云南省1/5”

歌曲《魔法高黎贡山》唱的是南方丝绸之路。 南方丝绸之路,又称茶马古道、蜀身毒道,起源于现在的四川成都,经云南昭通、曲靖、大理、保山、暴风雨进入缅甸,最后到达印度和中东,全长约2000公里,是中国最古老的国际通道之一。

“杨军:保山华侨华人数量占云南省1/5”

近年来,保山一直致力于发挥沿边特点,大力发展对外贸易。 另一方面,我们口岸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电子口岸通关模式的运用,为口岸通关便利化奠定了基础。 今年三季度,全市口岸边民互市累计实现贸易额4.5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82%。 此外,我市还落实了各项政策稳步增长的措施,加大了对外贸易支持力度,向市公司出口地方产品,实行了每出口100万美元奖励1万元人民币的奖励政策,极大地激发了公司的积极性。

“杨军:保山华侨华人数量占云南省1/5”

在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术的大背景下,保山市积极应对、超前规划,编制了“一带一路”建设保山行动计划。 在角色定位上,根据习主席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和云南省委、省政府对保山事业的要求,保山市在建设面向南亚的东南亚辐射中心中稳步前进,走在前列,建设全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新增长极,全省产业转型升级。

标题:“杨军:保山华侨华人数量占云南省1/5”

地址:http://www.aq2t.com/afhxw/192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