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770字,读完约2分钟

中央广播电台7月25日(记者何源)据中国之声《中广情报》报道,今天( 25日)上午,民政部举行了第一次例行记者发布会。 公布了今年第二季度民政统计季报和中华慈善奖评选方法的改革。

“中华慈善奖门槛提高:每届不能超过50个 两年评一次”

首先,民政部信息发言人张卫星介绍了今年上半年民政部养老、最低生活保障、防灾减灾、慈善事业等8个方面的进展情况。 最低生活保障方面,今年二季度全国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月人均平均标准为391.9元,月人均支出水平为262.6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0.71%。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年人均保障标准2590.4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4.4%,年人均补助水平1423.4元。

“中华慈善奖门槛提高:每届不能超过50个 两年评一次”

截至6月底,全国共有各类养老机构3.7万余张养老床位509.8万张,比上年增长18.22%。 千老人拥有养老床25.2张,比上年增长13.26%。 在慈善事业方面,今年上半年民政部发表了《鼓励民营企业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的意见》,健全了经常性社会捐赠互联网。 截至6月底,全国共建设经常社会捐赠事务所和慈善超市2.5万所,民政部门直接获得社会捐赠20.5亿元。

“中华慈善奖门槛提高:每届不能超过50个 两年评一次”

另外,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司长詹成介绍了“中华慈善奖”评选方法上的重大改革。 改革包括9个方面,首先延长了考核周期,压缩了表彰名额,提高了“中华慈善奖”的门槛。 评估周期由过去一年一次改为两年一次,表彰名额不得超过近年来每届100人至每届50人。

“中华慈善奖门槛提高:每届不能超过50个 两年评一次”

二是不设立固定的奖项,而是在每次评选时,结合当前政府工作和具体社会慈善活动迅速发展的具体诉求加以明确。 三是邀请100名热心于各方面慈善事业的代表人物,建立“中华慈善奖”评委库。 另外,对各个入选名单进行了网络投票等,也强调了社会参与。 另外,应该观察到,在此次改革中还将触及终身荣誉称号,累计10年或今后连续5次获得“中华慈善奖”的个体,可以将“中华慈善家”的荣誉称号作为终身荣誉授予。

标题:“中华慈善奖门槛提高:每届不能超过50个 两年评一次”

地址:http://www.aq2t.com/afhxw/190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