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993字,读完约5分钟

电视剧《我的前半生》昨晚在东方卫视播出了大结局,但对现在的结局,大家并不满意。 但是该剧热度很高,单集破3、2台破5的成绩爆棚,创下了今年国产剧的收视率。 而且,观众的话题反复讨论,有人认为这部剧反映了现实,也有人认为其三观扭曲。 从《欢乐颂》到《我的前半生》,不得不承认爆款剧的类型竟然是一样的。

“《我的前半生》大结局 明知是套路 为啥还是爱看?”

《我的前半生》剧照

靳东饰演贺涵

企划:徐晖

写作: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曾俊

你接受这个结局吗?

结果,贺涵为了弥补唐晶,承担了泄密责任,让陈俊生向董事会告发,他去南方当了渔业工。 罗子君去广东开创了事业的新局面,两人在一个码头偶然相遇,感情呈现出开放的结局。 唐晶重回到辰星企业,调查事件真相,表示有一天可能会原谅子君。 陈俊生坐在总经理的位置上,凌玲过着富裕的太太的生活。 罗子群和白光领了离婚证,共同经营馒头店,罗子群再次怀孕。 老卓和洛洛到处旅行,过着潇洒的生活。

“《我的前半生》大结局 明知是套路 为啥还是爱看?”

对于这样的结局,一部分观众不满意。 “董先生和凌玲先生必须承担罪责。 陈俊生也不要和凌玲在一起。 罗子应该牵着手给贺涵。 唐晶值得得到比贺涵好的男人”“凌玲这样的人得到了还不错的生活,这是什么世道? ”

“《我的前半生》大结局 明知是套路 为啥还是爱看?”

对此,该剧编剧秦雯曾经写过6个版本的结局。 “编剧们都吵起来了。 有人觉得真爱在一起,有人觉得这样的案子很尴尬,有人觉得如果贺涵和唐晶结婚了就是更大的骗局,剥夺了唐晶寻找真爱的机会。 ”。

“《我的前半生》大结局 明知是套路 为啥还是爱看?”

陈俊生说为什么没有和凌玲离婚,那反过来是惩罚。 “凌玲工作的出发点是为了自己、孩子和家庭,只是手段卑鄙。 陈俊生总是在寻找不存在的东西,总是希望别人婚姻圆满,但自己不会改变。 但是,如果他们遇到问题,我不愿意用离婚来处理。 ”。

“《我的前半生》大结局 明知是套路 为啥还是爱看?”

“三观不正”一直是话题的焦点

《我的前半生》改编自亦舒的同名小说,她的钢笔聚焦于独立的女性。 因为这群“亦舒粉”从一开始就期待电视剧能大力提倡女性自强乃至女权主义。 但是,该剧热播期间,对比电视剧“男权至上”“拜金主义”的指责层出不穷。 “都二十一世纪,主角们穿着新潮的衣服,实践着古老的观念”。

“《我的前半生》大结局 明知是套路 为啥还是爱看?”

在戏剧中,“防火防盗闺蜜”这个老梗被扩大了。 罗子君找工作、打官司,生活中遇到各种麻烦都要和男人闺蜜处理,工作中老板要穿小鞋,靠关系打平,她的成长也没能摆脱男人的影响。 唐晶最终没能和贺涵一起去,证明了“女强人在男人面前不善于归顺就不会幸福”,得到了很多人的共鸣。 而“最强妻子”薛甄珠踏上各种拜高,踏上世俗势利,说服唐晶全贺涵和罗子君,引起众多网友的愤怒。

“《我的前半生》大结局 明知是套路 为啥还是爱看?”

这些情节引起了很多争论,这部剧的评分降到了6.5分。 网友很多差评都是对比不明就发生的毁三观“贺罗恋”,心疼被男朋友和闺蜜都背叛的唐晶。

电视剧制片人黄澜之所以出现关于三观的讨论,是因为电视剧真的触动了大家的感情。 因为每个女人都面临着选择成为罗子君和唐晶的纠葛。 有些女孩认为“和好男人结婚是我人生中所有的幻想”。 当然,也有“如果我不先找到自己,就找不到适合自己的男人”的女孩。

“《我的前半生》大结局 明知是套路 为啥还是爱看?”

虽然道路一样,但是善于抓人

从《欢乐颂》到《楚乔传》等热播电视剧,几乎可以发现编剧的套路。 同样是狗血,但会抓人。

首先,有完美养眼的主人公,要满足女性的幻想。 《欢乐颂》系列有老谭,《我的半生》有贺涵,《楚乔传》有宇文硅。 他们都是精英出身,霸道总裁人设,培养系爱好者,颜值高,成熟,稳重,无所不能。 而且关键时刻总是出现在女主角身边,帮助她处理一个问题。

“《我的前半生》大结局 明知是套路 为啥还是爱看?”

其次,在有奋斗的女主角的同时,必须增加女性角色的戏剧冲突,让女性观众产生快感。 在《我的前半生》中,罗子君在感情方面发生了争执。 在《楚乔传》中,赵丽颖的角色一直在成长。

“《我的前半生》大结局 明知是套路 为啥还是爱看?”

再次,配合社会话题,增加角色前后命运的差距。 在《我的前半生》中,罗子君从只会“买”的家庭女性成为职场达人,带有鼓励的色彩。 安迪、樊胜美、罗子群、罗子君受到来自原生家庭的伤害,她们如何逆袭很有看头。

“《我的前半生》大结局 明知是套路 为啥还是爱看?”

事实上,在上述戏剧中,很多古老的情感纠葛场景是适当受益还是击中女性观众的神经,她们都会主动转发文案,进行评论讨论,从而提高戏剧的热度。

“《我的前半生》大结局 明知是套路 为啥还是爱看?”

头评

现实主义和常规主义不矛盾

曾俊

经常批评某出戏是狗血,意味着经常有强烈的戏剧冲突,如果有一定程度的冲突,会让你怀疑,是真的吗? 现实中有可能发生吗? 实际上,戏里的人物很可能存在于生活中,社会信息中经常会出现奇怪的人和事,不是吗? 编剧只是召集了各种各样的人,看起来更夸张。 说到这,《我的前半生》还很写实和接地气。

“《我的前半生》大结局 明知是套路 为啥还是爱看?”

关于现实主义,我认为用“三观不正”来评价电视剧太苛刻了。 因为编剧的主要目标是讲有趣的故事,故事里的人自然会有各种各样的观念。 如果观众的三观轻易被戏破坏了,那就不稳定了。 何况,你可以从假丑恶中反思真正的善美。

“《我的前半生》大结局 明知是套路 为啥还是爱看?”

所以,电视剧是大众艺术,大家都会愉快地看戏,所以不需要上纲上线。 而且这种轻松的评论氛围,可以给真实的主题素材带来越来越多的创作空之间。

标题:“《我的前半生》大结局 明知是套路 为啥还是爱看?”

地址:http://www.aq2t.com/afhxw/190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