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4257字,读完约11分钟

【领唱】“1000美元送600”、“地球不会爆炸,人们的费用不会停止,我们的钱会永远送……”。 采购购物中心自称是迅速崛起的EC平台,高举高额回报旗帜,一枪换地,顾客和商家纷纷“中枪”。 现在约定“随风去”,联盟的业者变成了“替罪羊”。 《每日315》本期焦点: EC平台“积分返利”的新诈骗,客户和商家都将募集。

“电商平台“积分返利”新骗局”

据中央人民广播电台5月12日的新闻报道,经济之声“每天315”是“1000美元送600美元”、“从买房子到买家电,买什么都可以回去”。 也就是说,如果买套房需要100万美元,如果继续回报利润,最终只能支付40万美元。 世上真的有这么好的事吗?

“电商平台“积分返利”新骗局”

最近,许多江苏连云港的客户和商家向“每日315”节目组反映了一个有趣的采购购物中心“费用回扣”EC平台,开出高额回扣免费吸收会员、招商,吸引了众多客户和商家参与。 前几个月的平台按时盈利,大家真的认为会有这样的好事,但是很久以后,这家企业正常运营不到一年就盈利了,日元的钱消失了。 现在利比里亚承诺空,当地联盟业者成了代罪羔羊,客户发现家里买的商品价格很高。

“电商平台“积分返利”新骗局”

据家商王介绍,当时一位趣闻相关的商城营业员在说服加盟时表示:“要免费加盟,商家只需销售一件商品向平台支付10%的销售额,平台向顾客返还1000次600次,众多商家加盟后翻倍的销售额。 王先生当时对这种返利模式能否盈利表示半信半疑,觉得有点奇怪,但不知道对方为什么赔钱做生意,后来看了网上关于商城正面评价的信息,了解了返利规则

“电商平台“积分返利”新骗局”

家具商:“吃、住、买房子,有1000元的话,他会还你600元。 怎么回去? 说是分一年半到两年,就这样回来了,并不是一次也不回你。 他打响了这个牌子,我付给他100元,他还给顾客,这样我就能卖东西了,不是吗? 我是这么想的。”

“电商平台“积分返利”新骗局”

你怎么拿60%的回扣,不付钱? 购买购物中心有什么好处?加盟者还拥有商业街的推广资料。 记者没有提到这些文案,但重点介绍了企业的经营理念。 推广页面有明显的赤字。 粗略的复印件是,顾客购买公司的商品后,公司应将顾客的费用视为对公司的投资,按一定的时间间隔,将该公司的利润按一定的比例返还给顾客。 也就是说,费用=投资=利润。 赤字下面还记载了这样的经营模式:顾客从联盟商家直接购买商品,商家销售一个商品后,向平台支付会员费用的10%,进入顾客新闻注册会员,然后平台每天将费用的60%捐赠给顾客

“电商平台“积分返利”新骗局”

为什么要给60%的回扣,不能亏钱呢,有趣的购买在推广网页问题的答疑处做了简单的说明。 有趣的购买是,企业将销售额的5%平均为1000元以上的会员,大家集中在这里付费,企业赚一部分给大家得分也是合理的。

“电商平台“积分返利”新骗局”

加盟商对购买官网的截图很感兴趣。 网站上有“运营模式概要”。 上面说的“地球不会爆炸,人们的费用不会停止,我们的钱会永远送过去。 ”。 另外,“退款金额来自联盟商家10%的销售额和平台收入的50%,真的是把钱从顾客身上拿出来,用于顾客身上! ”

“电商平台“积分返利”新骗局”

很多加盟者说,当时看到这些文案,觉得有点道理就加盟了。 哪个企业只是为了钱来的? 现在,利比里亚承诺成为空,自己成为代罪羔羊,经营了12年的店铺不得不面临关门的危机。

“电商平台“积分返利”新骗局”

家具商:“后来他没回,也没回他多少钱。 人家在找我,现在我自己又贴了钱。 我开这家店12年了,被他这次做了,现在店关门了。 说实话我也赔不起。 就像这1000元的东西一样,把100元给他,我应该赚100元。 现在,人们向我要600元,我可以贴吗? 我给的50万不是本吗? 我不需要你还给我的钱,你给我50万,我还给顾客,什么利息也不说。 之后的7、8月,他又来耍花招了吗? 你的一万元利润,你付给他1000元,他就会还给你12000元。 后来有人真的交了,我也付了1500元,之后还了500元,之后也不还了。 ”。

“电商平台“积分返利”新骗局”

家电制造商李先生的处境也和王先生一模一样,现在也面临着不得不关门的困境。

家电商:通过一个有趣的平台拉动我们店的生意,我当初也觉得不错。 我问是否需要加盟费,他说不需要加盟费。 那个3000元的客户还会按3000元收取,而这个3000元会把300元交给平台。 客人买3000元的东西还1800元。 他当时承诺在一年半的时间里每天归还。 在网上查了一下,我觉得评论什么都行,就相信了。 是通过熟人介绍做的。 结果,去年夏天就再也不回来了。 客户现在来我店获利。 商店现在很难做。 ”

“电商平台“积分返利”新骗局”

一有顾客,就发现家里买的商品价格很高。

顾客:“我去加盟店买的,他说1000元退600元。 当时买了很多,所以现在全被骗了。 东西送到了,只是买贵了,商品不值得那笔钱。 但是,你做了以上的事,已经买了。 这笔钱他也不退钱。 反正我知道自己被骗了,我不相信以后会发生这种事。”

“电商平台“积分返利”新骗局”

记者在网上搜索了有趣的购物网站,发现全国已经有很多顾客和商家招募,多家媒体进行了报道,有趣的购物网站以“花1000送600”的模式已经“狂奔”了两年多。

“电商平台“积分返利”新骗局”

其他媒体记者称,据插话购物中心年下旬公布的新闻数据显示,插话购买诈骗会员达数千万人。

根据记者的调查,发现该网站的高额赠送模式与去年审查的当时全国最大的网络传销事件“万家购物”高度相似。 更令人担忧的是,这家机构开枪换了地方,现在不知道藏在哪里,继续圈钱。

“电商平台“积分返利”新骗局”

针对该例所涉及的相关问题,北京市律师协会顾客权益法律专业委员会主任芦云和北京潮阳律师事务所律师邵桐进行了分解评价。

经济之声:该网站的高额赠送模式与去年审查的当时全国最大的网络传销事件“万家购物”高度相似吗?

芦云:“没错。 当时“万家购物”事件非常大,涉及全国31个省,有9万多名加盟者参加,所谓的会员人数也接近200万人。 但是,他在这个模式开始后不久就受到很多顾客的质疑。 因为你会发现那不能按约定盈利。 随后,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公安局调查,认定“万家购物”的方式涉嫌网络传销,其主要负责人也被判处有期徒刑。 这样的方式实际上和今天的事件很相似,但是退款金额的比例不太一样。 具体细节例如设置机构不同。 实际上是通过买家和加盟商的方法投入资金,最后竹篮打水空,很多顾客和投资者被这个“零价格”的推动蒙蔽了双眼,最终血本无归。 ”。

“电商平台“积分返利”新骗局”

经济之声:“1000美元送600”“买房之前买车,买家电之前什么都还”。 也就是说,如果买套房需要100万元的消费,如果持续回扣的话,最终只会支付40万美元。 如此高额的回扣,顾客和加盟商是如何轻易相信的呢?两个人的问题在哪里?

“电商平台“积分返利”新骗局”

邵桐:“首先,推广方面制定了比较有吸引力的推广口号,很多客户在高额的回扣中,无视了经济运营的基本规律。 如果把这个商品的60%还给顾客的话,这个商品本身的价格应该是多少呢? 我们的顾客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吗? 这个高额的回扣不能覆盖这个商品的价格。 顾客对这笔高额回扣的信任完全来自经济利益的诱惑。 在解决或接触这些新闻时,让我们先从基本的经济规律开始计算。 如果这笔高额的回扣能持续发挥作用,我们购买的商品的价格从哪里来? 如果能弄清楚这个问题,我想客户就不会相信这样的推广,也不会参加这样的活动。 ”。

“电商平台“积分返利”新骗局”

芦云:“这里混淆了两种法律关系。 一是将费用与所谓的投资收益、回扣联系起来,拉动客户的情绪。 大家都以为我购物,还能得到回扣,这样价格很低,但出乎意料的是这里正好潜伏着陷阱。 这种方式几年前就已经被国家相关部门认定为涉嫌传销的行为,我们希望这类事件得到相关部门的进一步掌握和控制,不要让越来越多的顾客和投资者深陷其中。 ”。

“电商平台“积分返利”新骗局”

经济之声: EC平台招商需要满足那些条件,需要具备那些资质? 商家加盟之前,必须注意那些问题吗?

邵桐:“另一方面,在EC平台向商家招商的过程中,必须首先审查商家的合法资质。 它包括何时何地注册,工商机关是否有不良的信用记录。 二、商家销售的产品经国家相关部门审查批准,有相应的批准文号吗? 像家电产品一样,需要一点生产许可证,对商家的这些生产许可证也要进行一点审查。 相反,对商家来说,他在审查EC平台时,首先要看这个EC平台的相关注册新闻。 另外,还需要对平台的工作模式进行基本的理解和掌握。 在本案中,并未依法对该EC平台的运营模式进行审查,但这些审查实际上可以通过查找相关的模式或在网上检索进行查询,已经有相应的EC平台实施了这样的运营模式 关于这样的审查,我认为应该是商家选择EC平台时的主要依据。 ”。

“电商平台“积分返利”新骗局”

经济之声:现在,EC平台围着钱跑,商家成了代罪羔羊,商家怎么办? 可以用那些方法夺回商誉吗?

芦云:“对商家来说,一方面是商业信用,另一方面可能有物质上的损失。 首先,及时向工商行政部门进行反馈,对一点EC平台或组织机构的主要人员可以及时了解。 第二,这里可能涉及刑事犯罪,因此,被害商家也应当及时向公安部门举报,利用公安部门的刑事侦查力调查相关事实,通过相应的操作流程核查资金流向。 第三,被害的经营者可以通过民事诉讼程序挽回损失,但这个程序可能需要一段时间。 因为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收集和整理一些证据,需要法院开庭。 商家提起诉讼时,可能需要提供相应的财产线索,也可以根据需要采取诉讼保全措施,在胜诉后挽回相应的损失。 ”。

“电商平台“积分返利”新骗局”

经济之声:利用拖欠款项返还现金的各种活动随处可见。 客户如何分辨是馅饼还是陷阱? 如何避免陷阱,降低风险?

邵桐:“对于如此高额的回扣成本陷阱,首先,如果是高价的话,我想普通人可以按照经济规则来评价,就像本案的60%那样的回扣。 这显然是诱惑。 此外,对客户来说,就像涉嫌本案中的传销犯罪一样,不明示或含蓄也可以不花钱,或者通过迅速发展,可以观察到越来越多的底线参加这样的活动。 如果有这种明示或含蓄的话,必须警惕,很可能是传销的违法活动,顾客不得再参加。 遇到这种情况,自己不仅不从事这种活动,也要向周围的亲属、朋友推广,不鼓励其他人参加。 ”。

“电商平台“积分返利”新骗局”

芦云:“首先从主体来说,现在稍微大一点的运营商和企业活动一下,要说这个主体大、资质齐全,有合适的回扣活动,顾客可以选择。 但是,需要向客户出示。 必须区分你的费用诉求和你的投资诉求。 这是一个非常有吸引力的诱饵,他们以拉动客户所谓的投资和费用,并且兼顾的心态设计各种产品。 如果是这样的话,客户首先要有疑问。 第三,本来很多使用计费的活动都发生在网上,但现在这种趋势正在网上蔓延,提醒客户在网上进行相应操作时要慎重,发现异常时要立即停止操作,同时向相关部门投诉 并希望公安、行政监督管理部门加强对这类违法犯罪活动的监督管理,加大处罚力度。 ”。

标题:“电商平台“积分返利”新骗局”

地址:http://www.aq2t.com/afhxw/190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