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740字,读完约9分钟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负责的是全人类具有优越普遍价值的自然和文化场所,即保护世界文化遗产,中国有50处,位于西北的县级市敦煌,占3处,但这很少见。 姜亮夫说:“整体历史在敦煌,但为什么不高?” (姜亮夫:《敦煌学概论》,北京出版社,年)敦煌三大世界文化遗产是人人皆知的莫高窟,有玉门关和悬泉置。
莫高窟
莫高窟位于敦煌市东南25公里的鸣沙山东麓断崖上,坐西朝东,前临爱宕泉河,面临三险山。 这里泉水淙淙,绿树丛生.三层楼的山洞,如同世外仙境,断崖及周边的荒芜自然.
莫高窟建于前秦建元二年( 366年),历经北凉、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鹈鹕、西夏、元11个朝代,至今已有492个洞穴,加上北区共有735个。 莫高窟石窟群还包括西千佛洞(敦煌城西南35公里处)、现有洞穴19个。 榆林窟(位于瓜州县西南70公里处)有41处洞穴。 东千佛洞(位于瓜州县桥子乡以南30公里),现在有23个洞穴。 五庙石窟(位于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城北20公里处)中现存洞穴22个(残窟12个)等。
莫高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的佛教艺术宝库,展示着绵延千年的佛教艺术,反映了中古时代的宗教和社会状况,是建筑、雕刻、壁画三者结合的立体艺术。 其中有2400多尊彩塑,最大的只有33米,最小的只有鸡蛋大小。 人体形象有佛、菩萨力士、俗人等,有立、跪、躺的各种形象,善、怒、刚、威、悲、天真的各种神态一应俱全。 物体的形象有龙、蛇、狮子、大象、鸟类等。 特别是唐代的彩塑,达到了“人物丰富,肌肉胜过骨头”的艺术高度。 壁画是洞顶、四壁、四坂、佛座的彩色画面,对塑像有补充和烘托的作用,对佛窟有装饰美化的作用。 壁画内有以传播佛教教义为宗旨的佛教本生物语、经变图、神话等,也有耕牧图、逐猎图、商旅图、游乐图、战争图等世俗画。 古代各民族的习俗、服饰在壁画上也有丰富的图像。 洞穴中丰富多彩的图案,是工艺美术的珍贵资料。 石窟建筑、建筑实物、壁画的古代建筑是莫高窟建筑艺术的三个复制品。 石窟建筑有中心塔式、斗顶窟、殿堂式三种形式。 建筑物的遗留有196窟的晚唐残窟檐一座、宋初窟檐四座、宋初慈氏木塔一座。 也有敦煌民众在清末民初集资建造的96窟外的9层楼,形态特殊,成为莫高窟的象征性建筑。 这些都很珍贵。
清绪二十六年( 1900年)在莫高窟第17窟(藏经洞)发现了大宗古代写本及少量印本文件,被称为敦煌遗书。 这份文件约5万件。 有题名的年代近千件,最早的题年为前秦甘露元年( 359年),最晚的为北宋咸平5年( 1002年)。 敦煌遗书的文案有三个部分:1.宗教典籍。 90%为佛教典籍,有经律疏释颂文等。 道教的文案有500件左右,有些摩石教、景教等文书。 2 .官私文书。 有官牒、籍帐、账本、寺院文件等。 .中国四部书。 经、史、子、集都有。 遗嘱的副本涉及政治、经济、天文、地理、历史、宗教、民族、民俗、书法、乐舞等多个方面。 莫高窟让我们增加了民族自豪感。
这是人类近代文化史上的重大发现。 藏洞文物被发现后,英、法、俄、日、美盗宝者们相继来到敦煌,偷走了大量遗书。 目前,世界上13个国家的30多个机构和许多个人手中藏有敦煌遗书,这是非常痛心和愤慨的。 百年来,中、日、欧美许多学者争相研究敦煌遗书,形成了新兴的学科敦煌学。 敦煌学主要研究中国的历史地理、中国文学、考古与艺术史、语言学、宗教、古代科学技术、中外文化交流等多个方面,丰富而庞杂。
莫高窟影响了很多艺术家和学者,取得了成果,但这无法量化和数量化。
玉门关
年6月22日,敦煌玉门关(图2 )和悬泉置遗址列入丝绸之路跨国文化遗产名录。
汉代玉门关位于今敦煌市西北180公里处,唐五代敦煌地志《沙洲图经》载有《玉门关,周四100单位,高3丈》。 传说阗美玉经通过这里移居中原,留下了故名。 玉门关是汉朝通往西域的入口,西边可以去车师、楼兰、疏勒等地。 隋唐时,玉门关东迁移至瓜州县东北80多里,现位于双塔堡一带。 以前认为现在的小角盘城是古玉门关,但近年来的专家认为,玉门关位于小角盘城西150米的长城线上。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玉门关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不仅仅是关城遗址,距今2000多年的玉门关长城沿线还有两个城市所在地、十几处长城、20多个烽隋,汉代的交通与防御格局、方位、规模、整体互联网、地形特征和材料体系, 现在玉门关长城线一带,荒野辽阔,人迹稀少,“春风不度玉门关”的意境,古代边防的遗存,让人感到个人的渺小和中华民族的伟大,令人敬畏历史。
敦煌境内的边陲长城从酒泉郡延伸,从古冥泽西南岸向西小角盘城以西延伸有火罗泉烽,东西约300公里。 目前,玉门关以西5公里处的当谷燧附近的汉长城还比较齐全,墙高2.6米,被2000年的风雨侵蚀,还不牢固。 这一带有各朝代的烽烟和遗迹140多个,其中有汉唐时期的70多个。 专家考证来源和名称的有广昌、厌胡、广武、青堆、河仑等30余处。 万里长城和烽燧当场采访,用柴草层和砂砾黄土制作。
汉长城由都尉负责防守,都尉是辅佐郡太守的武官,各郡设有2~4名都尉。 敦煌境内北线的长城最好由禾、中部和玉门三都尉管辖。 玉门都尉的府治设在玉门关,管辖烽燧22座。 南境也有阳关都尉。 各都尉设置2~4名侯官,侯官下分为若干干部,各部分管理5~8个烽烟。 各座烽燧定为燧长1人、戎率2~3人。 防守部队的任务除了警戒·防守·防御以外,还有堵塞和屯田的修缮,通常没有野战任务。 烽火的采用因时间、地点、用途而异。 警报传播的形式有升黑、白旗、升“t”形红布、升灯、冒烟等。 专家考证,汉代烽燧传警速度一昼夜约1800里(折今1300多里),唐代2000里(折今2239里)。 这是古代的无线电系统,古人的智慧以此而闻名。
悬泉置
悬泉遗迹位于今敦煌市东61公里的瓜敦道路南侧,总面积约22500平方米,因东南山谷内2公里处有汉唐名的“悬泉”泉而得名。 这里是两汉以来中西交通必经的地方。 甘肃省考古研究所1990年至1992年在此进行考古发掘,出土简牍2.3万余张,还出土墙墨书西汉诏书101行、汉代麻纸文书9件、其他遗物7万余件。 遗迹由船坞、传舍、厩、仓等组成。 西汉“置”,东汉“站”,东晋末废弃。
这些简牍数量多,复制品丰富,被称为“悬泉汉简”,与敦煌汉简齐名。 悬泉汉简的纪年最初是西汉武帝太始3年(前94年),最后是东汉安帝永初元年( 107年)。 悬泉置属敦煌郡效谷县,设丞、厩、厨等吝啬夫,设佐、厩佐、厨佐小吏等,承担着官文书传播、过去官员接待、住宿、车马、草料提供、地方治安和垦种等任务。 悬泉遗址的发现,为研究汉代邮站、屯田、边防、中西交通、民族关系以及西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法律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其实在唐代,因为悬泉遗迹东南2公里的山谷中的悬泉(俗称吊水),所以这里很有名。
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武帝让贰师将军李广利率数万大军砍下大地址,李兵退守敦煌,欲回京,武帝下令:“军敢进,斩之。” 李广利只能留在敦煌。 一年多后,朝廷又向敦煌调集了6万大军,牛10万头,马10万头,驴、骆驼万余头,再次出征,胜利归来。 《西凉异物志》中写道:“汉贰师将军李广利、西伐大地址、回此山,兵士们渴(缺)、广(利)掌拓山,仰天悲愿,剑刺山,泉水涌出,济三军。 人多落脚,人少,从悬崖边上走,所以说悬泉。 ”。 对此,在描绘敦煌名胜古迹的晚唐诗作《敦煌贰咏》中有《贰师泉咏》。
贤哉李广利为了讨伐匈奴人。
道指三险,山万里枯。
刺穿石壁,箭落金乌。
志泉涌,能令士马苏。
至今,悬泉水仍从丈佗高处溢出,历史记载与悬泉置遗址相协调,悬泉遗迹的文化内涵不断增加。
作者:姜德治,男,甘肃敦煌人,1947年出生。 曾任中学教师,在敦煌市委推进部、办公室及市政协工作,曾任敦煌市政协副主席。
qq空间本微博所有者网腾讯微博向新闻网微博0的共享
关键词:莫高窟; 玉门关 敦煌遗书; 世界文化遗产寺院文件; 太初元年。 私人文件; 敦煌汉简; 文化遗产列表; 西千佛洞
说几句话
为纪念莫高窟创立1650周年,加强国内外学者关于敦煌学、丝绸之路历史文化研究的学术交流,广泛介绍敦煌文化艺术遗产价值以及中国敦煌文化艺术遗产保护、研究和弘扬事业的快速发展成果,促进敦煌文化艺术遗产的保护、研究和传承创新,8月20日、 敦煌研究院与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浙江大学、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共同主办的“敦煌论坛:交流与创新——纪念莫高窟1650年国际学术研讨会的创立,在甘肃省敦煌莫高窟隆重开幕。 在为期三天的研讨会上,150名国内外敦煌文化艺术、丝绸之路研究行业高水平专家齐聚人类文明交流创新智慧结晶——敦煌莫高窟,围绕敦煌石窟考古研究、敦煌石窟艺术研究、敦煌和丝绸之路历史文化研究、敦煌艺术和现代艺术创作研究五大议题,展开了丝绸之路的讨论。
前几天,从莫高窟开放管理委员会获悉,随着旅游季节的到来,参观莫高窟的游客数量大大超过了莫高窟每天的最大载重量。 敦煌研究院不允许任何第三方机构和个人代理销售莫高窟参观券,请游客在莫高窟参观预约券销售中心和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的售票处购买紧急参观券。
标题:“世界文化遗产敦煌独占其三 敦煌不仅只有莫高窟”
地址:http://www.aq2t.com/afhxw/190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