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09字,读完约2分钟
经常可以看到去超市买水果,里面会堆满猕猴桃,五块钱一斤的样子。 奇异果摆一个,9元一个。 待遇这么不同,价格也这么大,但它们看起来很像。 这是为什么?
这要追溯到一个世纪前。 1904年,新西兰女教师伊莎贝尔来到中国,看望了住在湖北宜昌的妹妹,回国时带来了猕猴桃籽的袋子。 这个袋子的种子多次旋转,最后种植在新西兰的农场,经过30多年的努力,终于孕育了猕猴桃产业。 从那以后,人们想吃水果时,就多了一个选择。
新西兰的国鸟是kiwi,音译是何维鸟。 没有翅膀,长着蓬松的羽毛,像猕猴桃的形状和颜色。 所以,新西兰人给猕猴桃取名为kiwi fruit。 借着国鸟之名,新西兰猕猴桃以统一的国企品牌进入国际市场,占据主导地位。 kiwi fruit进入中国市场的时候,根据音译,有个中文名字叫奇异果。
看这里,大概明白了吧。 奇异果来自中国,和猕猴桃其实是一回事。 因为是同样的事情,所以能统一成一个名字吗? 那真的很难。 因为这两个名称有着天然的分离,代表着国际猕猴桃产业的两大竞争对手——中国和新西兰。
猕猴桃酸甜口感,味道鲜美,来源于猕猴喜食。 中国是猕猴桃的分布中心,54个野生品种中有52个在中国。
在与新西兰猕猴桃产业的竞争中,中国的特点是种类多、资源丰富、适宜种植的地域广、花钱多,新西兰在驯化、科研、市场宣传方面具有起步早、先发的特点。 海沃德是从最初的小袋猕猴桃种子培育出来的品种之一,从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其栽培面积占全世界猕猴桃总栽培面积的95%以上,垄断了国际市场。
为了打破新西兰的垄断,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科研人员进行了全面的猕猴桃资源清查、收集,以果实品质更优的中华猕猴桃为突破点,迅速发展了我国的猕猴桃产业。
20年过去了,我们实现了猕猴桃的商业化栽培,产量和栽培面积居世界第一,使这种风味鲜美、营养丰富的水果走进千家万户。 我国培育的“金桃”品种走出国门,在欧洲和南美广泛种植,整体改变了世界猕猴桃产业结构。
猕猴桃和奇异果的点球还在继续。 作为普通人的我们,当然口福很多,所以可以品尝到越来越多种类的猕猴桃。
(摘自中国科普博览会网)
人民日报(年11月30日版18版)
标题:“看上去差不多价钱却差很多 猕猴桃和奇异果有啥区别”
地址:http://www.aq2t.com/afhxw/189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