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664字,读完约7分钟

中国经济网北京1月15日电(记者朱惠春)近日,有媒体报道称,中国将建设20个城市群。据中国经济网记者核实,20个城市群的消息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对城市群的研究成果。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城市规划研究中心主任方创林说:“这应该由国家有关部委正式公布,但不会超过20个。”在他看来,一些研究建议建立60或70个城市群,这是完全错误的。

城市群不是"画圈"而来 全国要建六七十个是瞎掰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土地发展和区域经济研究所副所长肖金成告诉中国经济网记者,他不同意建设20个城市群的想法,认为这是不可靠的。据业内专家介绍,中国有许多城市群,由于标准不同、理解不同、意见不同、争议较大,这些地方被称为城市群。城市群的形成需要客观条件,城市群既不是“画圈”规划的,也不是“捏圈”的。城市群的形成是一个过程,需要尊重规律、成熟和发展。

城市群不是"画圈"而来 全国要建六七十个是瞎掰

城市群的发展应该尊重法律

城市群是经济社会发展格局中最具活力和潜力的核心区域,也是中国生产力布局的增长极和核心支点。目前国家正式承认哪些城市群?国务院发布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中明确命名的城市群包括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群,以及成渝、中原、长江中游和哈长城市群等7个城市群。其中,京津冀、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都有建设世界级城市群的明确定位。国务院发布的《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和《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规划(2014-2020)》明确提出了五大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黔中滇中区域城市群。方传林说,除了九个公开命名的城市群,其余都没有得到国家的正式承认。

城市群不是"画圈"而来 全国要建六七十个是瞎掰

城市群是指由集中分布在该区域的多个城市和特大城市形成的大型、多核、多层次的城市群。《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提出城市群是推进城镇化的主要形式。城市群是如何形成的?肖金成介绍说,当行业比较完整,城市之间的人气比较旺的时候,就会形成一个1-2个小时的交通圈,在这个大都市圈形成之后,你有我,我有你。没有明确的边界,城市群就会出现。他认为一个城市群至少有三个条件:第一,有相当数量的城市;第二,有1-2个大都市;第三,他们通过发达的交通工具彼此密切联系。这三个条件是必不可少的。从零开始规划一个城市是可能的,但通过“画圈”来规划一个城市群是不现实的,这将付出高昂的代价,得不偿失。城市群必须是人口密度高、产业发达的区域,是城市化的主要载体和主要形式。在他看来,一些贫困地区谈论发展城市群是不可思议的。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副会长杨崇光说,城市群的发展必须考虑城市自身结构和环境的承受能力,没有良好的内部结构和各种环境的协调,很难取得良好的发展效果。他主张城市群的发展应该逐步成熟和发展。方创林说,目前,一些地方有发展城市群“虚拟火”的冲动:“即使城市群的概念不明确,但制定大规划、捏城市群也是不负责任的发展。”

城市群不是"画圈"而来 全国要建六七十个是瞎掰

城市群应该有多个层次。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要协调发展,城镇体系要合理,大都市辐射带动中小城市,中小城市带动城乡。一方面,大都市通过良好的城市发展战略解决交通、环境和城市配套设施等“大城市病”问题,其定位明确。明确定位后,一些可转移产业可以转移到周边中小城市,带动周边地区的就业和消费。因此,人口自然会受到控制。这主要是由于市场的力量,使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合理分工,功能互补,协同发展。另一方面,中小城镇融入城市群后,区位劣势减弱,成本优势增强,迎来更多发展机遇。因此,城市群的发展必然伴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城市群的成熟阶段是城市化和一体化。

城市群不是"画圈"而来 全国要建六七十个是瞎掰

三大城市群面临的挑战和困难

目前,我国城市群普遍存在重形式建设、轻实质发展的问题。大多数城市群实际上是相对集中分布在空.的“一组城市”如何提高城市群的质量,使其成为全球网络中具有竞争力的核心节点区域,是城市群发展的主要目标。

城市群不是"画圈"而来 全国要建六七十个是瞎掰

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城市群是中国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吸收外来人口最多的地区,是当之无愧的城市群领导者。这三大城市聚集了18%的人口,土地面积为2.8%,创造了36%的国内生产总值。然而,生态环境压力和国际竞争压力日益增大,需要调整、优化、转型和升级。

城市群不是"画圈"而来 全国要建六七十个是瞎掰

早在20世纪80年代,“上海星期天工程师”就风靡长三角,深入江苏乡镇企业掌握产品质量,提高技术水平。这种人员交流将上海企业与江苏企业联系起来。因此,长三角城市群产业链长、经济一体化程度高、市场化程度高。长三角市长联席会议已经运行了很长时间,在突破行政壁垒、沟通交通方面做得很好。它是三大城市群中最成熟的。目前,面临扩张的问题,需要顶层设计的突破;二是面临产业结构升级和产业转型的挑战。

城市群不是"画圈"而来 全国要建六七十个是瞎掰

湘江美丽,珠江三角洲城市群闪亮。因为它属于广东省,省政府的协调机制已经到位。珠江三角洲城市群是最早发展起来的城市群,具有高度的开放性和市场化。四大经济特区中有三个位于珠江三角洲,对外开放,吸引外资,辐射效应大,县域经济发达。当前,面对产业经济结构转型的挑战,如何实现新一轮的崛起,是世界经济复苏缓慢背景下珠三角城市群面临的挑战。

城市群不是"画圈"而来 全国要建六七十个是瞎掰

近日,京津冀省市政府与铁路总公司在北京签署协议,成立京津冀城际铁路投资有限公司..河北省政府发布的《关于加快金融改革和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推进京津冀发展银行的建设。京津冀城市群发展最晚,但速度很快。2014年,一项重大国家战略——京津冀协调发展战略应运而生。拥有1亿多人口、21.6万平方公里的京津冀地区,既面临着生态治理的共性问题,也面临着个性问题,突出表现在北京城市疾病治理、河北生产能力下降带来的经济转型和人口就业问题、天津投资驱动发展方式转变等方面。不过,转型升级也是三地的共同任务。从大气污染治理到交通一体化,从生态文明建设到产业协调发展,京津冀三市应打破行政管理、资源配置和功能布局中存在的体制性和体制性障碍,统筹规划、协调发展。方创林表示,“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尚未出台,目前最大的挑战是打破“一亩三分地”的思路,真正落实统一协调机制。

城市群不是"画圈"而来 全国要建六七十个是瞎掰

方创林认为,城市群协调发展的重点是推进六大整合,即区域产业发展布局整合、城乡规划建设整合、区域市场建设整合、基础设施建设整合、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整合、社会发展与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整合。为了协调城市群,需要建立区域协调机构,建立跨城市的官方和半官方的产业协调组织,形成多种力量参与、政府组织和非政府组织相结合、社会各阶层共同参与的新型公共管理模式。同时,城市群横向利益共享机制和利益补偿机制的建立,城市群公共财政体系和公共财政储备机制的建立也期待着改革的突破。

标题:城市群不是"画圈"而来 全国要建六七十个是瞎掰

地址:http://www.aq2t.com/afhxw/134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