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21字,读完约3分钟
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梁振英14日在立法会发表了2015年施政报告,强调法治、抓住机遇、做出选择、推进民主、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并阐述了特区政府2015年的工作方针。这也是他自2012年成为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四任行政长官以来的第三份施政报告。
2013年1月16日,梁振英在立法会发表首份施政报告《为民谋稳定、务实求变》,阐述特区政府2013年的工作方针。这份施政报告共有11个部分,其中“房屋及土地供应”占的篇幅最大。
报告指出,本届特区政府的房屋政策目标是帮助基层市民“上楼”,满足基本的房屋需求;让市民根据负担能力和条件选择居住地点,并鼓励市民自置居所。
报告指出,促进经济发展是特区政府的首要目标。政府将坚持“适度承诺”的原则,并透露将成立“经济发展委员会”来推动相关工作;在环境保护方面,报告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路线图,使香港成为健康、低碳、珍惜资源、与自然融合的大都市;在教育方面,报告指出教育局正成立一个专责委员会,研究免费幼稚园教育的可行性。
在宪政发展方面,报告指出,特区政府将适时就2017年行政长官和2016年立法会的选举方式进行广泛咨询,启动宪政进程。
2014年1月15日,梁振英发表了他就任特区行政长官以来的第二份施政报告,题为《让有需要的人得到支持,让各种展览的年轻导演充分发挥香港的作用》,共10个部分。这份施政报告反映了特区政府从根本上解决长期积累问题的决心,特别是扶贫、安老、扶弱、育幼和提升公共医疗服务的决心。
报告宣布了一系列新措施,包括设立“低收入工作家庭津贴”的建议;打造“东大都市”,成为中心区和九龙东以外的新核心商务区;老人医疗券金额增加一倍,达到每年2,000港元;未来10年住房供应的新目标是47万套,其中公共住房占60%。
报告强调,特区政府致力推动香港的政治发展,坚决按照《基本法》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有关解释和决定咨询公众,落实2017年普选行政长官的目标。
2015年1月14日,梁振英发表了2015年《强调法治、抓住机遇、推进民主、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施政报告,提出了促进经济、增加住房供应、发挥人口潜力的新举措,提出了扶贫、养老、环保、医疗、教育、青年发展等一系列措施。
梁振英强调,香港政制的发展必须严格按照《基本法》和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有关解释和决定进行。他衷心希望市民能善用第二轮普选行政长官的两个月咨询期,理性务实地讨论,达成共识。
在经济方面,他指出,除了贸易、金融、航运、旅游和专业服务等主要行业外,香港还有很多小型、新兴但极具潜力的行业,值得社会关注和政府支持。
在房屋供应方面,梁振英建议在未来十年兴建48万个公营及私营住宅单位。与此同时,他宣布了应对人口变化带来的挑战的五项战略,包括鼓励推迟退休年龄、培养当地人力资源、积极招聘外国人才和专业人员,以及鼓励妇女和弱势群体寻找工作。
同时,为了加强培育下一代,政府会设立一个三亿港元的“青年发展基金”。
标题:梁振英上任以来的三份施政报告
地址:http://www.aq2t.com/afhxw/134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