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814字,读完约7分钟
《经济信息日报》记者从不同渠道获悉,名为“中国制造2025”的十年规划将很快提交给国务院。
规划目标包括大力支持与国民经济、国防建设和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数控机床和基础制造设备、航空空设备、海洋工程设备和船舶、汽车、节能环保等战略性产业优先发展;选择航空航天设备、通信网络设备、发电输变电设备、轨道交通设备等优势产业。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并取得重大突破。
这位顾问告诉《经济参考报》,“中国制造2025”的出现不仅让企业面临产业升级的机遇,也颠覆了许多传统企业的商业模式。转型升级不仅要涉及产业和技术,还要包括商业模式。
蹲在马桶盖上引起的麻烦
2014年底,一些网上热点帖子推荐了日本制造的马桶盖和电饭煲,甚至许多中国旅游团带着马桶盖回到了中国。许多用户表示,经过亲身体验,这些产品确实比中国制造的好。
在刚刚结束的全国会议上,马桶座圈的话题继续发酵。原商务部部长陈德铭表示:“日本厕所的质量和性能都比较好,而且价格比中国便宜得多,与中国的价格差距很大,所以会受到欢迎。”原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坦言,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产品的质量还有差距。
不仅消费品的制造能力受到了批评,中联重科董事长詹春信(报价000157)告诉记者,中国装备制造业的产值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中国制造业的整体质量和技术竞争力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大而不强”的现状受到了业界的批评。
从细节上看,中国的高精度制造能力明显不足,许多产品系统只解决是否有生产能力的问题。产品功能、质量、可靠性和技术水平明显落后于发达国家。事实是,日本用了十年,韩国用了二十年,中国用了近三十年才克服了制造质量问题,而质量仍然是制造业的“痛”。
中国已经成为120多个国家和经济体的最大贸易伙伴。中国制造也从较轻的产品转向了高端产品,如高铁和核电。然而,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制造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产业运行办公室主任袁磊在接受《经济参考报》采访时表示,“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应对西方国家战略调整的重要战略部署。就中国而言,它正面临着成本上升和削弱传统竞争优势的严峻压力。以美国和德国为代表的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振兴制造业。全球工业生产的组织和竞争规则将发生重大变化。为应对这一挑战,中国推出了“中国制造2025”,旨在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重塑制造业新的竞争优势。
颠覆和改变商业模式和商业哲学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了“中国制造”的概念。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推动产业结构向中高端倾斜。制造业是我们的主导产业。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夯实基础、绿色发展,加快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型。采取财政贴息、加速折旧等措施,促进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坚持保护和压力,化解过剩产能,支持并购,在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开发利用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等技术,努力抓住机遇,在一些关键领域取得突破。”
同时,“中国制造2025”的进展也让企业和研究界看到了商业模式再次被颠覆的可能性。
罗兰·贝格管理咨询公司顾问高博告诉《经济信息日报》,即使在世界范围内,工业领域的数字化进程也只实现了10%。因此,对于企业来说,产业革命的升级,包括“中国制造2025”的出现,意味着提高效率和效益的巨大潜力。
然而,高博也警告说,与此同时,激烈变化的竞争环境和商业模式所带来的风险将会加剧,企业的组织形式、生产流程和能力要求都将发生变化。跨境竞争会带来越来越多更强的竞争对手,传统的商业模式可能会被彻底颠覆,甚至整个商业社会都会发生彻底的变革。如果你不能为变革的浪潮做好准备,施乐和诺基亚商业王国衰落的故事将再次上演。
出于同样的原因,格力集团董事长董明珠告诉《经济参考报》,中国实体经济的发展不在于工厂的数量,而在于创造力。“有什么产品可以代替空钥匙吗?未来的5.0革命是什么?你敢想为什么你总是落后于别人吗?你敢大胆思考吗?!”
董明珠认为,“在过去,每个人都认为互联网似乎比实体制造业更重要,但我个人认为,只有实体制造业才能真正升级互联网,这是不可能没有实体经济。”
事实上,在一系列的变化中,商业模式发生了转变。詹春信说:“过去我们把重点放在工程机械行业,现在我们也相应地向其他行业转移,扩大我们的产品,特别是目前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如环保产业,特别是现在谈到农业发展和农业机械,所以我们在农业机械和环保产业方面都进行了转型。”过去,中联重科主要关注工程机械行业,詹春信认为,这一转型将为空企业的发展带来更多空间。如果你做环保产业,空的市场空间会很大。
集成智能制造是主要方向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测算,未来20年中国工业互联网的发展至少将带来3万亿美元的gdp增长,未来的互联互通、集成、智能生产、数据处理和产品创新都将直接受益于“中国制造2025”计划。从全球来看,工业互联网领域的权威机构ge估计,工业互联网预计将影响全球经济的46%(约32.3万亿美元)。
对于“中国制造2025”,大多数券商认为它将成为未来的投资主题,规划纲要中涉及的具体行业和领域将蕴含巨大的投资机会。
国泰君安表示,“中国制造2025”勾画了未来10年制造业的发展蓝图。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将是中国制造业新一轮发展的制高点,智能制造将是未来中国制造业的主要方向。在此驱动下,大量国内制造企业将积极探索转型升级,逐步形成新的投资热点。
光大证券(报价601788,询价)认为,制造业仍是中国最国际化、最具竞争力的行业,也是中国经济增长最关键、最直接的驱动力,制造业升级仍是大势所趋。机器人产业发展(报价300024,咨询)、无人机、大型成套设备制造、基础设施制造等。仍然非常广泛。中国制造2025将为这些行业注入活力。
海通证券(报价:600837,询价)报道称,“中国制造2025”计划即将提交国务院,随着该政策的逐步实施,其引发的投资机会预计将贯穿全年。互联网、集成控制、智能生产、数据处理和产品创新五大核心环节都蕴含着巨大的投资机会,射频识别、物联网、传感器、机器视觉、智能机床、云计算、3d打印、可穿戴设备和汽车电子等行业有望成为投资热点。
除了投资市场,缺失集团董事长李伟在接受《经济参考报》采访时表示,他建议政府或相关部门带头,采取多种形式支持R&D和企业创新。具体来说,可以参照目前成熟的政府引导基金运作模式。政府出资一部分,由其他商业组织或个人共同出资。由专业投资管理机构管理,专门支持制造业创新和技术升级。它可以用股权、债权或其他金融工具投资于企业,政府投资的30%左右引导社会资金设立引导基金,形成前两到三倍的放大效应。政府对项目企业的投资将引导其他资金跟随投资,形成二次放大效应。这样才能有效发挥市场手段的作用,解决制造业融资问题,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
标题:制造业原有商业模式将被颠覆
地址:http://www.aq2t.com/afhxw/115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