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130字,读完约8分钟

作为第一份上市银行年报,平安银行30%的净利润增长率(报价00001,询价)令人惊叹。

3月13日,平安银行发布的年报显示,公司总资产达到2.19万亿元,净利润为198.02亿元。此外,在互联网金融的影响下,平安银行存款增加了3162亿元,增幅为25.98%,是2013年全年的1.6倍。平安银行牢牢占据股份制银行第三梯队的头把交椅,正凭借平安的集团化优势向第二梯队冲刺。

净利上升 平安银行反遭风险提示

“现在我们的轮胎已经更换,我们已经走上了转型之路。”平安银行行长邵平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然而,转型之路并不平坦。在称赞平安银行业绩的同时,资产质量已成为平安银行业绩的最大隐患。

净利上升 平安银行反遭风险提示

高华证券认为,平安银行的“不良贷款比预期的还要糟糕”;兴业证券(报价601377,询价)认为“资产质量下降,拨备加快,资本补充进度达不到预期”是其未来风险点,光大证券(报价601788,询价)提醒“注意资产质量下降超出预期的风险”。几乎所有的券商报告都指出了平安银行的资产质量风险。

净利上升 平安银行反遭风险提示

试图挤进第二梯队

尽管平安银行的净利润增长率较高,但在规模和净利润上与第一梯队股份制银行仍有较大差距。

2014年第一季度,平安银行总资产首次突破2万亿元,年末达到2.19万亿元,同比增长15.6%。平安银行正试图挤进第二梯队。

净利润为198.02亿元,同比增长30.01%,高于2013年的13.64%。此前,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民生银行、兴业银行和宁波银行等六家银行发布了业绩报告,净利润增长率均较2013年有所下降。民生银行、招商银行和中信银行的净利润增长率降至个位数。

净利上升 平安银行反遭风险提示

收购SDB,更名为平安银行。马明哲对平安集团这块银行棋子寄予厚望。2013年初,平安银行提出了“三步走”的银行未来发展战略:未来3-5年进入股份制银行第二梯队;进入股份制银行第一梯队需要5-8年时间;8到10年后,它成为一家专注于零售业务的商业银行。

净利上升 平安银行反遭风险提示

如果我们想实现这个目标,就意味着平安银行需要赶上那些同样信奉差异化经营的商业银行,包括招商银行(报价600036,咨询)、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报价600000,咨询)、民生银行(报价600016,咨询)、兴业银行等。但与招商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兴业银行、民生银行和中信银行相比,平安银行还有很大差距。五家股份制银行总资产均超过4万亿元,净利润均超过400亿元。股份制银行的老板招商银行的净利润为599亿元,是平安银行的2.8倍。

净利上升 平安银行反遭风险提示

2014年,平安银行加快了网络布局。2012年整合时,平安银行拥有28家分行和400多家网点,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2014年,分行和747家网点的数量几乎翻了一番。这个速度已经很快了,但是与3-5年进入股份公司第二梯队,5-8年进入第一梯队的长期计划相比,还是有点慢。2014年上半年,招商银行的网点已超过1000个。

净利上升 平安银行反遭风险提示

一位银行家表示,无论互联网金融的声音有多大,对于传统银行来说,网点的数量始终是其发展壮大的基石,而网点为银行搭建的直接与客户沟通的平台,是传统银行从阿里巴巴和腾讯身上打不败的一张牌。

净利上升 平安银行反遭风险提示

交叉销售显示效果

依靠平安集团的交叉销售,预计它将成为2014年净利润增长超过30%的唯一一家银行。

“如果平安集团的8000多万保险和信托客户迁移到银行,然后平安银行的2000多万客户迁移到保险和其他领域,将会有一个整合了数亿客户的空.市场”这是邵平的算盘,也是马明哲一直倡导的交叉销售和集团优势。

净利上升 平安银行反遭风险提示

2013年,平安银行用一年时间完成内部整合,平安银行将总行一级部门由79个调整为52个。目前,组织结构的调整已经完成,正如邵平所说,轮胎已经更换。

净利上升 平安银行反遭风险提示

对于客户来说,集成平台带来了更多的便利。现在,各种金融产品(银行基金信托保险等。)只需一个帐号和一个密码(平安一户通)即可登录和管理在平安购买的产品。如果客户在平安购买汽车保险,平安销售人员可以再次向他出售张平安银行所有者的信用卡。

净利上升 平安银行反遭风险提示

这一群体优势在2014年得到充分展示。在新发行的信用卡中,通过交叉销售渠道获得的客户约占新增信用卡的40%。2014年,平安银行橙色E占新增日存款的48%,占总收入的10%。集团的迁移平台贡献了全年新增客户的72%。

净利上升 平安银行反遭风险提示

在邵平看来,综合金融是平安银行最大的优势,也是其不可复制的独特优势。没有一家像平安银行这样的国内商业银行能够依赖一个拥有完全金融牌照的大型综合金融控制集团。根据CICC的研究报告,平安银行2014年的业绩验证了其业务模式的独创性和盈利能力,预计将成为2014年唯一一家盈利增长超过30%的银行。

净利上升 平安银行反遭风险提示

“坏”双升

2014年,平安银行“不良”双升分行新增不良贷款全部来自零售贷款,2014年末信用卡应收账款不良率高达2.77%。

向零售银行业务转型的战略推动平安银行净息差持续上升,2014年达到2.57%,可视为降息周期下相对市场的改善。然而,零售业务伴随着高风险,这已经反映在不良率。

净利上升 平安银行反遭风险提示

2014年,平安银行“坏账”双升:不良贷款余额105亿元,同比增长39.3%;不良贷款率为1.02%,上升0.13个百分点,尤其是零售业务。年末信用卡应收账款不良率达到2.77%,同比大幅上升1.19个百分点。

净利上升 平安银行反遭风险提示

据光大证券银行分析师王建统计,从源头上看,平安银行2014年新增不良贷款全部来自零售贷款(增量占101%),其中信用卡和经营性贷款分别占全部不良贷款的51%和39%。

净利上升 平安银行反遭风险提示

事实上,平安银行的零售业务在早期并不好。2013年,广发银行原主管零售的副行长蔡力峰应邀赴会,2014年,为推动零售行业发展,广发银行启动了大型零售业务单元制度改革。

净利上升 平安银行反遭风险提示

蔡力峰解释说,不良信用卡应收账款较为突出,部分原因是受到外部经济的影响,部分原因是平安银行调整了资产结构,逐步将以前不盈利的资产转为循环贷款。

净利上升 平安银行反遭风险提示

对于一家希望在未来建立零售业务的银行来说,零售业务的风险和回报的平衡已经成为它能走多远的关键。“关注零售业务收入与风险的平衡,关注资产质量超出预期的风险。”王建认为。

净利上升 平安银行反遭风险提示

“隐患”贷款激增

平安银行的资产质量是投资者最担心的问题,高华证券认为其不良贷款压力将会持续。

据分析,平安银行的资产质量仍然隐藏着较大的潜在风险。

截至2014年底,平安银行的“关注”贷款为369亿元,而2013年为180亿元,翻了一番。根据银监会发布的《贷款风险分类指引》,银行将信贷资产分为正常、关注、二级、可疑和损失五类,其中后三类贷款被视为不良贷款,关注类处于“不良”和正常贷款之间的灰色地带。

净利上升 平安银行反遭风险提示

一位银行家表示,近年来,由于各银行不良贷款快速反弹,许多银行将一些存在隐患的贷款纳入关注范畴,以减缓“不良贷款”的爆发,使数据“看起来不错”。随着宏观经济的持续低迷,这些贷款中的大部分将成为不良贷款。

净利上升 平安银行反遭风险提示

平安银行的资产质量也是投资者最担心的问题。高华证券认为,平安银行的“不良贷款比预期的更糟糕”,新的逾期贷款压力似乎有所缓解,但逾期贷款的比例仍然相对较高,表明不良贷款的压力将持续。瑞银证券表示,由于历史钢材贸易问题和中小企业贷款风险的暴露,公司目前的不良贷款率保持在较高水平,预计随着利率下调的逐步出现,其资产质量压力有望逐步缓解。兴业证券认为“资产质量下降,拨备加快,资本补充进度达不到预期”是其未来风险点。

净利上升 平安银行反遭风险提示

然而,邵平对资产质量持乐观态度。他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平安银行资产质量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在以钢铁贸易和小企业为首的重灾区,恶化势头得到遏制,不良情况开始减少;其他主要不良和逾期贷款来源于股票部分。一些过去业务基础薄弱的客户在经济低迷时期更换资金是正常的。然而,中国的经济结构调整尚未完成,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在未来仍将面临压力。

净利上升 平安银行反遭风险提示

本刊作者/新京报记者苏

标题:净利上升 平安银行反遭风险提示

地址:http://www.aq2t.com/afhxw/11494.html